天才的品格
著名科學家福爾頓,曾經由于某項研究過程的需要,被迫測量固體氦的熱傳導度。他以完全正確的方法測量,可是測得的數字卻比當時人們所想象的數字大500倍。
福爾頓將自己測得的結果與過去的理論相對比,覺得差得太遠,因而沒有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也就是說,他沒有把這個新的“信息”或者“事實”寫在自己的旗幟上。
在福爾頓之后,美國一位年輕的科學家在測量固體氦的熱傳導度過程中也得到過這樣的結果。
和福爾頓不同的是,他立刻將這個事實發表,并由此推出一種新的熱傳導度測量法。而且,他的這一新發現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
我們不難想象福爾頓的內心是何等的懊惱。他回憶這段經歷,痛苦地說:“如果當時我除去名為‘習慣’的帽子,而戴著稱為‘創造’的帽子,那個年輕人絕不可能搶走我的榮耀。”
福爾頓的遺憾,是他把自己新的發現,掩埋在陳腐的“習慣”和“傳統”之中,從而遮蔽了成功的光芒。
這使我們想起了瑞典科學家阿列紐斯。阿列紐斯于1882年在瑞典科學院物理學家愛德龍德的指導下進行了測定電解質導電率的研究工作。
他把測定結果寫成一篇博士論文寄給母校多普沙拉大學。由于該校學位評議委員的成員們還不理解論文的深刻意義,因而錯誤地評為四等。
“四等”就意味著參加博士考試的失敗。但是,阿列紐斯在挫折面前沒有退卻,沒有消沉,他將這篇落選的博士論文和一封附信一起寄給德國加里工學院物理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
奧斯特瓦爾德仔細地閱讀了論文和來信后,被深深地打動了,連呼“真了不起”。
1884年8月,他親自前往瑞典訪問了阿列紐斯,對那篇落選的論文給予高度的評價,并代表加里工學院授予他博士學位。
更令人驚喜的是,阿列紐斯在此基礎上繼續努力,并于1903年因這一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獎!
阿列紐斯不畏權威,堅持自我,勇于探索,最終問鼎輝煌。
上一篇:在痛苦中成長
下一篇:射中成功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