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酈道元列傳
一部《水經注》讓酈道元名垂青史,但正史中的他卻是以一代酷吏的身份出現。生活在北魏年間的酈道元秉公執法,剛直不阿,卻又手段果狠,少恩寡情,這就是真實的酈道元。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時期范陽人(今河北涿州)。酈道元出身不凡,祖輩歷任北魏要職,祖父酈嵩做過天水太守,父親酈范更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參謀,侍奉北魏自太武帝拓跋燾到孝文帝拓跋宏的多位帝王,官至平東將軍、青州刺史,晉封永寧侯。酈范有五個兒子,酈道元年長,承襲了爵位。生長在這樣的家族中,酈道元很順利地入朝做官,在北魏孝文帝的太和年間(477~499),成為了帝國鼎盛時期的一名尚書主客郎。他秉公執法,清廉勤勉,但性情嚴酷,手段過于果狠。御史中尉李彪很賞識酈道元,舉薦他為治書侍御史。但不久李彪被朝中的重臣尚書令兼左仆射李沖彈劾,酈道元也受牽連免官。
北魏孝文帝病逝后,其子元恪繼位,是為北魏宣武帝。酈道元被任命為冀州鎮東府長史。當時的冀州長官是刺史于勁,于勁是宣武帝順皇后的父親,因在關中征戰,所以不曾到冀州赴任,于是酈道元代行其職三年。因為他為政嚴酷,官民們都很害怕他,連盜匪都畏懼地逃出了他的轄區。而后皇帝命他試做魯陽郡郡守,酈道元到任后勸民向學,大力興辦教育,得到了宣武帝的贊賞。魯陽郡內原來不曾歸化的少數民族也都畏懼酈道元的威名,不敢再為寇作亂。北魏宣武帝延昌年間(512~515),酈道元被擢升為東荊州刺史。他依舊為政威猛,如同在冀州時一樣。當地的少數民族實在不堪忍受,于是向朝廷上告酈道元執法苛刻嚴酷,請求撤換他。朝廷為緩和矛盾,便派人將酈道元接送回京,免去了他的官職。但不久后就又起用他做了河南尹。
宣武帝死后,其子元詡繼位,是為北魏孝明帝。孝明帝為削弱邊關軍鎮的勢力,計劃將一些軍鎮合并為州,于是任用以執法剛猛著稱的酈道元為黃門侍郎,持節與大都督李崇籌劃實施事宜。然而還未等酈道元等人成行,就爆發了史上有名的“六鎮起義”,酈道元只得無果而還。起義平定后,孝明帝又調集軍隊攻打南朝梁國的揚州,北魏皇族元法僧趁機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反叛。孝明帝忙派酈道元持節節度諸路平叛軍前往討伐元法僧,酈道元指揮大軍追討叛軍,多有斬獲,回朝后被任命為御史中尉。
酈道元為官多年,嚴猛如一。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以剛猛博取了皇帝的信任,也因嚴酷招來了滿朝權貴的敵意,終于惹來殺身之禍。汝南王元悅寵幸侍臣丘念,常與之同眠,連州郡的官吏選拔都聽由丘念做主。酈道元暗訪得知了這個情況,便下令將越禮敗俗的丘念收押下獄。元悅跑去向胡太后求情,胡太后命酈道元放人。但酈道元恪守職責,不但不放丘念,還一并上書彈劾元悅。此舉引起了皇族諸王的極大不滿,適值雍州刺史蕭寶夤有人謀反,城陽王元徽一向忌恨酈道元,就上書皇帝,以酈道元諷刺朝廷為名,外貶他為關右大使,前往蕭寶夤的屬地赴任。蕭寶夤見酈道元前來,擔心朝廷派他來查訪,就密遣部將將酈道元一行人圍困在陰盤驛亭。驛亭斷食斷水,酈道元一行力竭被擒,終于為叛軍殺害。臨難前,酈道元瞋目叱賊,厲聲而死,不失氣節。酈道元死后,被追封為吏部尚書、冀州刺史。酈道元一生好學,博覽奇書,撰寫了《水經注》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作了《七聘》等,皆流傳于世。然而,其兄弟間不能友好和睦,又多嫌忌,故時人對他多有非議。
上一篇:謝安列傳
下一篇:郭子儀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