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譚學謳
薛譚,古代傳說人物。戰國時秦國人,善歌。薛譚師從著名歌唱家秦青學習技藝,薛譚非常聰明、好學,嗓音又格外甜美嘹亮。“響遏行云”的典故就源于此。
薛譚向歌唱家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完全學會秦青的藝術技能,就已經滿足了,要辭別秦青回家。秦青沒有阻止他,而是在城外的大路上設酒為他送行。
席間,秦青按著節拍唱出了悲壯的歌,歌聲震動了樹林,連空中飄動的云彩也停住不動了。薛譚深感慚愧,自知功夫還很不夠,于是向老師認錯,要求回來繼續學習,從此再不敢說回家的話。
秦青回頭對他的朋友說:“從前曹娥到東方的齊國去,途中斷了糧,路過雍門,賣唱謀生。走了之后,歌聲的余音還在屋梁上回蕩,三天沒有消失,左鄰右舍還以為她沒有離開。她到了一家客店,客店里的人侮辱了她。曹娥因此拉長聲音痛哭一場,全鄉老少都傷心愁悶,相噓流淚,三天吃不下飯。曹娥走了,又趕緊把她追回來,曹娥回來后,拉長嗓音歌唱了一曲,全鄉老少高興得鼓掌跳舞,不能控制自己,忘掉了剛才的悲傷。于是大家拿出很豐厚的財物送她走。雍門的人之所以到現在還擅長于唱歌、痛哭,都是由于效法了曹娥的遺音。”
◆學無止境。要謙虛好學,不能淺嘗輒止。
上一篇:蒲松齡寫《聊齋》
下一篇:談遷寫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