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趣談·解縉
解縉(1369~1415),字大紳,江西吉水人。明著名作家。洪武進士。授中書庶吉士,上萬言書,批評朱元璋朝令夕改等事。后罷官8年,建文時再出仕。永樂初,任翰林學士,主持纂修《永樂大典》,頗受朱棣重視。永樂五年(1407年),以 “泄禁中語”、“廷試讀卷不公”,謫廣西。永樂八年入京奏事,適朱棣不在京師,謁太子而還,仍以 “無人臣禮罪” 下詔獄,后在獄中被殺。著有《文毅集》《春雨雜述》等。
和尚和尚書詩,因詩言寺
上將上將軍位,以位立人
永樂年間,某尚書在寺里題了首詩。有個和尚去和了一首。尚書知道后,便來寺責問,說: “我不馬上治你的罪,先出個對子讓你對。如果對得上,我就寬恕你。對子是: ‘和尚和尚書詩,因詩言寺。’”和尚不能對,就在路上等候解縉上朝時向他求救。解縉說: “等我回朝時告訴你怎么對。”他代和尚對的對句是: “上將上將軍位,以位立人。”和尚去答復尚書,尚書一看,便知這必定是解縉所對。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解縉因擅長對對聯,被人們譽為“對聯大師”,名聲一天天大起來。許多人都向他請教。但也有一班自恃才學出眾的人不服氣。一天,有個秀才要來與他比試高低。兩人一對陣,這個秀才便搖頭晃腦地念道: “牛跑驢跑跑不過馬,雞飛鴨飛飛不過鷹。”解縉聽了,感到這個秀才可鄙又可笑,當即寫了一副對聯送給他,即是這副很有名的對聯。這副對聯,把那個搬弄是非,又無真才實學的秀才勾畫得惟妙惟肖,想嘲弄人的人反被嘲弄,使他狼狽不堪,無言以對。此聯運用的是諷喻和擬人的手法,看起來是寫“蘆葦”、“竹筍”,實際上是寫人。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就曾引用了這副對聯批評那些徒有虛名并無實學的人。他還說: “如果有人真正想診治自己毛病的話,我勸他把這副對聯記下來,或者再勇敢一點,把它貼在自己房子里的墻壁上。”可見這副對聯,在今天對人們還是有教育意義的。
和尚和尚書詩,因詩言寺 上將上將軍位,以位立人
上一篇:閑章趣談·李
下一篇:翰墨趣談·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