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制夷·以敵攻敵·妙計無形,諸可汗入朝明志
隋開皇二年(582),突厥大可汗攝圖以四十萬騎兵組成的強大軍隊從蘭州殺入隋朝邊境,直抵周盤,擊敗隋朝大將達奚長儒的部隊,有乘勝向南推進的意向。隋車騎將軍長孫晟見勢不妙,連忙說服處羅侯之子染于以假情報詐告攝圖,稱鐵勒等部落謀反,現正準備襲擊他的老巢;而參與這次軍事行動的另一位可汗玷厥又拒不接受攝圖繼續南下的決定,已擅自率領手下的人馬離去。攝圖實力有所削弱,又誤信國內情況危急,不敢戀戰,只得匆匆退出塞外,他這第一次大規模南侵自此告吹。幾個月以后,攝圖再次入塞,隋朝方面出動八路元帥,分頭迎擊。阿波可汗兵至涼州(今甘肅武威縣),遭到隋將竇榮定的猛烈打擊,累戰敗北。長孫晟看到阿波兵勢仍很強大,決意智取,他派人忠告阿波說:“攝圖每次前來,逢戰必勝,而阿波出馬,才入境即遭慘敗,貽恥突厥,內心豈能無愧?況且攝圖與阿波在此之前本來兵力相當,現在攝圖因勝而受到國人推崇,阿波出師不利徒然給突厥丟丑,攝圖肯定會借機發難,歸罪阿波,實現其并吞北方領地的夙愿。阿波審時度勢,估量自己能抵擋得了嗎?”阿波的使者到來,長孫晟又曉之以理:現今攝圖難以控制達頭,根本原因乃在于達頭已與隋朝聯合,時與勢都與過去截然不同,阿波可汗是否也可以試加仿效,依附天子,連結達頭,以聯盟方式增加自己的實力,再與攝圖抗衡?退一萬步講,即使結果并不是十全十美,也總該勝過以敗將之名、負罪之身回去接受攝圖的羞辱和誅戮吧?阿波覺得此言有理,當即休戰屯駐塞上,派人隨長孫晟入朝明志。此時攝圖大軍也被衛王擊敗,從白道退走到磧這個地方,聽說阿波已懷二心,怒不可遏,率眾掩襲阿波的領地,俘虜了當地的部眾,并殺害了阿波的母親。阿波無家可歸,悲憤已極,向玷厥借得十萬兵馬,與攝圖大戰,收復了故地,然后又收集散卒,重新組建了一支數萬人的部隊,與攝圖攻戰不休,連獲勝利。在這種情況下,攝圖不想獨自吃虧,也派人向隋朝進貢,表示愿意轉敵為友,和睦相處,其夫人千金公主也自愿改姓,希望隋高祖楊堅能收她為干女兒,得到了高祖的批準。自此以后,攝圖再不敢興兵犯境,由于突厥入侵而引起的邊患,在攝圖死前再沒有發生過。(《隋書·長孫晟傳》)
上一篇:偷梁換柱·偷龍轉鳳·如姬竊符救趙
下一篇:攻心為上·德信服人·孔鏞以誠降服鄧公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