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刀殺人·甘言如飴,遺禍無形
齊王司馬攸寬仁待人,孝義可嘉,深受其父晉文帝的器重。其才望雖在乃兄司馬炎之上,但當(dāng)司馬炎登極之后,他亦毫無怨言,勤于朝政,盡心輔弼,因此朝野上下,對齊王都刮目相看,十分敬重。到了晉武帝司馬炎晚年,武帝膝下諸子俱為暗弱之輩,太子也不爭氣,毫無作為,大多數(shù)朝臣都把光大晉朝的希望寄托在齊王身上。也就是說,齊王很可能繼承皇位。對于這一潛在的可能性,某些朝臣如荀勖、馮紞之流,如坐針氈,寢食難安。尤其荀勖、馮紞專門阿諛奉承,投機(jī)鉆營,頗令齊王惡心,如果齊王一旦繼承皇位,他們必定大禍臨頭。因此,為了保住項上的頭顱,荀勖、馮紞只得試一試他們早已玩得很熟溜的把戲,那就是誹謗和誣陷。他們看似輕描淡寫然而確屬危言聳聽地拿陛下萬歲之后太子不得立這一利害攸關(guān)的問題,挑起武帝對于司馬攸的恐懼(武帝本來就對齊王很不放心),又建議武帝親自去驗證一下朝臣們的人心所向??吹轿涞鄞_已憂形于色,馮紞才拋出他的殺手锏,他告訴武帝,要想解除齊王對太子的威脅,除非命令齊王馬上回到他的封國去。武帝對于這種方案當(dāng)然“從善如流”,立即下詔讓齊王帶頭返國。齊王知道是荀勖、馮紞在陷害自己,有感于小人當(dāng)?shù)?,憤憤染病,武帝派御醫(yī)前去探視,那些御醫(yī)都已被荀勖、馮紞買通,回報武帝說齊王根本就沒生病。其時齊王的病情已經(jīng)非常嚴(yán)重,武帝還以為他不過是裝模作樣,所以催他立即上路。齊王憂憤交加,嘔血而死。(《晉書·齊王攸傳》)
上一篇:巧立名目·借題發(fā)揮·王顧左右,可汗致敬
下一篇:欲擒先縱·欲取故予·皇甫嵩巧破陳倉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