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于守正》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曹操平定荊州后,聽說桓階曾為張羨出謀,認為他非同一般,聘他擔任丞相掾主簿,又升任趙郡太守。魏國剛建立時,擔任虎賁中郎將、侍中。當時太子人選還沒有確定,而臨菑侯曹植很受寵愛。桓階多次向曹操說曹丕品德優(yōu)良,年齡也大些,應(yīng)該立為太子。他或當眾規(guī)勸、或單獨進諫,前前后后的態(tài)度都非常懇切。
在中國古代,帝王立儲,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已形成一種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蘊藏著相當?shù)膬?nèi)在力量,一旦違背,即引起矛盾、甚至混亂。桓階深明此理,力諫曹操慎重,認為曹操長子曹丕仁冠諸子,名揚海內(nèi),以仁圣達節(jié),天下皆知,而曹操卻志意不堅,搖擺不定,傾向于曹植,使人深感疑惑。桓階的觀點,在相當程度上轉(zhuǎn)變了曹操的思想。
此外,毛玠、徐奕由于剛烈正直、少有黨羽,西曹掾丁儀對二人極不喜歡,丁儀多次揭他們的短,全賴桓階幫助得以保全。桓階做了許許多多類似這樣的扶持善良、匡正別人過失的事。以正行,以直言,表現(xiàn)了堂堂正正的風(fēng)格,也樹立了作為韜略家所不可缺少的文化形象。
上一篇:《積重難返:宦官勢力根深蒂固》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緩于見機:曹丕首次發(fā)兵攻吳》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