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三攻開封之戰(1641~164年)
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二月至十五年(1642年)九月,明末農民起義戰爭中,李自成起義軍先后向河南開封發動的三次攻堅戰。
崇禎十四年正月,李自成率部攻克河南洛陽,得知河南開封守備薄弱,遂親率精兵3萬,于二月初乘虛東襲,疾馳三晝夜進至開封城下,發動猛攻。開封為宋金故都,城墻堅固。明巡按高名衡堅守,明周王重金懸賞,起義軍進攻受阻,突襲變成攻堅。李自成則在城外視察時遭箭傷左目。起義軍第一次圍攻開封失利,主動撤軍。會羅汝才部,擒殺三邊總督傅宗龍于項城。
十二月二十日,起義軍再次進至開封城下。李自成筑營于護城大堤之外,羅汝才進駐城南繁塔。明督師丁啟睿遁入城內,起義軍壘木臺,挖地道,火攻砲轟,均未得手,而左良玉來援消息又至。起義軍遂于崇禎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撤圍,迎擊左部。十八日圍左部于郾城,擒殺三邊總督汪喬年于襄城。
五月初二,起義軍第三次進攻開封。明朝廷起用曾薦左良玉的侯恂為督師,督左良玉和丁啟睿、楊文岳等軍18萬,號稱40萬援開封。六月,侯恂命總兵劉澤清結營黃河南岸,以通糧道,被起義軍擊退。開封城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巡撫高名衡等為逃避失陷名城的罪責,勾結巡撫御史嚴云京等,命令屯駐黃河以北的官軍于九月十五日夜掘開黃河南岸的大堤,水淹義軍。結果開封城被水沖沙淤,除周王和部分官僚鄉紳的家屬親眷登舟逃走外,全城百姓均被淹死,起義軍也被淹死數萬,被迫撤離。
李自成起義軍雖沒有取得開封,卻已在戰略上獲得主動地位,不久就南取襄陽(今湖北襄樊),西入關中,北攻京師,推翻了明王朝。
上一篇:《李繼遷攻北宋之戰(98~100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李自成進軍京師之戰(1644年5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