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十里鋪之戰(1867年1月)
1867年(清同治六年)1月,西捻軍在西安東郊十里鋪伏擊湘軍的一次著名作戰。
1866年11月上旬,梁王張宗禹率西捻軍由河南陜州入陜西華陰縣境,擬西進聯合西北回民起義軍,建立新的抗清基地。清陜西巡撫劉蓉正率湘軍在陜甘交界處與回民起義軍作戰,獲悉捻軍入陜,將湘軍東調堵擊。11月14日,西捻軍在華州(今陜西華縣)與渭南之間的赤水鎮與湘軍遭遇,將其擊潰。25日,在華州東敷水鎮再敗湘軍,旋乘勢西進,于12月中旬進抵西安東郊的灞橋,迫使各路湘軍回救。為調動和疲憊清軍,西捻軍由灞橋折向東南,連占藍田的泄湖、藍橋等地,并向商州(今陜西商洛)、雒南(今陜西洛南)方向佯動,待湘軍跟蹤而來后,迅速北上渭南,再折向西安。1867年1月21日,西捻軍進抵西安東郊,前鋒擺出進攻西安之態,吸引西安清軍,主力則于十里鋪一帶設伏,等待尾追的湘軍。1月23日,張宗禹派出的少數誘敵部隊在臨潼東北的新豐鎮與湘軍接觸,且戰且退,將敵誘入設伏地帶,隨即兩翼包抄,半日之內,殲滅提督楊得勝以下湘軍3,000余人。
此戰,是捻軍繼高樓寨之戰后,再次運用流動戰術,先誘敵尾追,拖垮敵人,然后設伏殲敵的成功戰例。
捻軍使用過的兵器
上一篇:《西夏與北宋末期之戰一(1064~117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西晉形勢(81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