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衡會戰(1944年5~8月)
1944年5至8月,中國第9戰區部隊在湖南省長沙、衡陽地區對日軍進行的防御戰役。
1944年5月,日軍在大舉進犯豫中的同時,為打通粵漢鐵路線,日軍第11集團軍10個師團約17萬人,分別集結于華容、岳陽、崇陽地區,兵分三路,由北向南對長沙、衡陽等地發起進攻。另以一部在臨湘、蒲圻(今湖北赤壁)擔任增援。中國第9戰區司令長官薛岳指揮16個軍54個師,共40余萬人,擬以一部利用既設陣地,遲滯其前進,主力集結于后方,誘敵于有利地區包圍殲滅之。
5月29日,東路日軍第3、第13師團突破中國守軍第72軍陣地占領通城,隨后又占領長壽街和平江;中路日軍4個師團向中國守軍第20軍陣地發起攻擊,占領新墻后于30日直趨汨羅江北岸;西路日軍第40師團及獨立第17旅團向沅江中國守軍發起進攻。6月6日,日軍突破汨羅江陣地,進至永安、撈刀河、沅江一線,一部日軍攻占湘陰。9日,日軍強渡撈刀河,突破瀏陽一帶防線,對長沙形成包圍之勢。
14日,中國軍隊第24集團軍對寧鄉的日軍展開攻擊,連續激戰4日,殲日軍一部。正面日軍主力以優勢兵力進攻瀏陽,與中國第44軍激戰9晝夜。中國守軍退至瀏陽南郊。4月16日,日軍由湘江以西開始向岳麓山攻擊。中國守軍第4軍與日軍激戰4日后,向南突圍,長沙淪陷。
日軍占領長沙后繼續向衡陽進犯。至20日,日軍先后攻占醴陵、株洲、淥口、湘潭等地。中國軍隊轉向淥水南岸進行抵抗。24日,東路日軍攻占攸縣、安仁、耒陽等地,中國守軍積極反擊,曾一渡收復攸縣、醴陵。西路日軍第40師團南下攻占湘鄉,26日占永豐。中路日軍沿粵漢鐵路兩側南下,兩次進攻衡陽,均因中國守軍頑強抗擊,攻擊未果。8月4日,日軍增調部隊后開始對衡陽發起第三次進攻。中國守軍第10軍苦戰至8日進入巷戰。后因該軍軍長方先覺命令停止抵抗,衡陽失陷。
此役,中國軍隊廣大官兵浴血奮戰48天,傷亡9萬余人,日軍傷亡6.6萬余人。
上一篇:《長平之戰(公元前60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烏蘭布通之戰(1690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