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西路軍河西作戰(zhàn)(196年10月5日~197年4月0日)
1936年10月至1937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一部在甘肅西北部地區(qū),同國民黨軍馬步青、馬步芳等部進行的作戰(zhàn)。
1936年10月,紅四方面軍第30軍奉命于甘肅省靖遠縣河包口西渡黃河。隨后,方面軍總部及第9、第5軍也相繼渡過黃河,準備執(zhí)行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制定的“寧夏戰(zhàn)役計劃”。10月20日,國民黨軍調集10多個師由南向北大舉進攻,企圖消滅紅軍于黃河以東的甘肅、寧夏交界地區(qū)。11月初,國民黨軍胡宗南部打通了增援寧夏的道路,隔斷了河東紅軍主力與河西紅軍的聯(lián)系,“寧夏戰(zhàn)役計劃”被迫終止。這時,西渡黃河的2.18萬紅軍迅速擊破國民黨軍阻擊,占領一條山一帶大部村寨和五佛寺一線。18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致電紅四方面軍領導人,令河西部隊稱西路軍。隨后,西路軍由鎮(zhèn)虜堡、拉沙地、鎖罕堡一帶分路向西北進軍。先后在甘西北的古浪、永昌、山丹、高臺、倪家營子等地區(qū),同馬步青、馬步芳部的優(yōu)勢兵力進行了4個多月的艱苦奮戰(zhàn),雖斃傷俘馬家軍部2.5萬余人,但終因眾寡懸殊,于1937年3月中旬歸于失敗。爾后,西路軍余部不足3,000人,分3個支隊,退入渺無人煙的祁連山山區(qū)進行游擊活動。李先念率領的1個支隊400余人,于1937年4月底到達甘肅、新疆交界的星星峽,其余兩個支隊大部損失。
東北抗日聯(lián)軍使用的滑雪板和繳獲的日軍機槍
上一篇:《紅一方面軍西征和三大主力紅軍會師(196年5月18日~10月日)》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蔣馮閻桂中原大戰(zhàn)(190年4~11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