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長安區·漢昆明池》陜西名勝簡介
在西安市長安區斗門鎮、馬王鎮一帶,距西安市區15公里許。漢武帝劉徹欲征南方及云南西南邊陲,在上林苑內鑿成昆明池,竣工于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據《關中勝跡圖志》記載,“面積325頃(古頃共100畝,共合32500畝),池中有昆明觀。有石刻鯨,長3丈。并立石牽牛、織女像于池之東西,以象征天漢”。在此之先,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開鑿漕渠,由長安通潼關,渠長300余里,后又由昆明渠相連接,作為官家運貨運糧水路要道。
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武帝欲征南方先造樓船于昆明池中,練習水戰。終于在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定南越,設置九郡;平定西南夷,設置五郡。后因時代變遷,有所變化,堤堰崩潰,水源干涸。唐文宗李昂太和九年(835年),下詔修浚,但后又擱置。終廢為農田。然而昆明池東西所立巨石雕刻牛郎、織女仍存。牛郎像原在今斗門棉絨廠內,織女像原在豐鎬村,該池舊址南界石匣,北至豐鎬,東至五所寨,西至斗門鎮,東、西、南、北各20余里,遺跡可尋。
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曾懷念長安昆明池,他在《秋興》八首中詩云:《漢昆明池》古詩句出處:
昆明池水漢時宮,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絲空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
沈佺期《昆明池侍宴應制詩》中云:《漢昆明池》古詩句出處:
武帝伐昆明,池穿習五兵。
水月漢河在,館有豫章名。
牛郎、織女石像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西安·閻良區·漢太上皇陵》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安康·漢陰縣·漢陰城》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