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漢陰縣·漢陰城》陜西名勝簡介
在漢陰縣治所在地城關鎮。漢陰城是漢陰縣治所在地古時的防御城池。
漢陰,漢代為安陽縣地,晉代屬安康縣,唐肅宗李亨至德二年(757年)始名漢陰,城垣建于漢江之南,古者山南為陽,山北為陰,水北為陽,水南為陰,這就是漢陰的來歷。宋代,漢江泛濫,縣城被洪水所淹,在南宋高宗趙構紹興二年(1132年)移城于今址,今址雖在漢江之北,而縣名仍沿原名未改。元世祖忽必烈至元(1264—1294年)時撤銷漢陰縣,地歸金州。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年)復設漢陰縣。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元年(1465年)始建筑漢陰城。明神宗朱翊鈞萬歷十二(1584年)和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兩次補修。清高宗弘歷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修城垣,四十七年(1782年)撤銷漢陰縣制,城垣仍存。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設漢陰廳,廳治于此城。1913年設漢陰縣,縣治亦置此城至今。
漢陰城呈長方形,周長1926米,城垣高6米,上寬2.6米,外皮以條磚包砌,內皮以石塊壘成,中加三合土夯實。今南垣和西垣尚完好,東垣和北垣破壞。在南門正關有一石碑鑲嵌墻上,上書“文明”二字,為乾隆三十二年重修城垣時所書嵌。此城雖東北城垣不存,但西南城垣完整,仍為陜南保存較好的古城。
上一篇:《西安·長安區·漢昆明池》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西安·藍田縣·湯峪溫泉》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