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贛東之旅·龍虎山·張天師傳道千年
在鷹潭附近的貴溪縣境內,有龍虎山,這是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煉丹之處。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此處相傳為第一代天師修煉的圣地,前后六十三代張天師在此居住,因此龍虎山當然成了江西道教名山,正一道的發源地。
玉洞靈巖天下稀
龍虎山雖然不高,但地貌古怪,山水交錯,峰谷回旋,穴巖幽奇,整個山勢如龍騰虎躍,有奇峰秀嶺四十八座,奇形怪石七十多塊,奇洞幽谷四十二處。像馬祖巖、杵臼巖、鯉魚石、獅子峰、象鼻山、望兒峰、觀景臺、僧尼峰、仙桃石、蓮花石、道堂巖等等景觀都在龍虎山主峰不遠處,山下即是天師府和上清宮。傳說張道陵在此煉丹時,青龍白虎盤繞丹鼎之上,因而將此山命名為“龍虎山”。
龍虎山一帶山奇水秀。上清河自福建光澤縣發源,合貴溪三十六股溪澗,流經上清宮和天師府門前,在山間奔流,越仙巖,經余干、瑞洪,流入鄱陽湖。如乘舟游覽,一路上可看到奇峰怪石、玉洞靈巖,神奇險絕,天下少有。
在叢山絕壁之上,往往可發現一孔孔崖墓,這是商周時代古越人懸棺葬的遺物,有的懸棺高高突出崖壁之外,如飛船蕩漾在白云之中。在龍虎山區已發現有近百座崖墓,經部分發掘,發現隨葬品中的珍貴文物二百多件,如我國最古老的木琴、紡織機具等等。崖墓在絕壁懸崖之上,如何葬法,其艱難險絕,難以想象。使人不能不贊嘆古越人智慧與技巧之高超。龍虎山區如此集中的懸棺墓葬,舉世罕見,是極為奇特的人文景觀。
神井丹池,流泉飛瀑,是龍虎山自然景觀的特色所在。水簾洞瀑布自高高的懸岸上噴瀉而下,為一大奇觀。元代趙孟頫游此并有詩曰:“飛泉如玉簾,直下數百尺。新月懸簾鉤,遙遙掛空碧。”
龍虎山三面懸崖,只一面有小山,原有龍虎觀在其上,坐東朝西,有匾額曰“正一觀”,為道教“正一派”的重要宮觀,現已毀,只見殘垣。附近有“七重天”、“仙女散花”、“棧道”等遺跡,還有不少摩崖石刻,如“半天仙跡”、“仙巖環翠”、“神仙可接”、“五壁凌空”、“鶴煜留影”、“仙蹤縹渺”等等。山下兩懸崖之間,溪水清澈,舊稱“二十四崖”,山溪喧響而清幽,王安石有詩曰:“一灣苔徑引青松,蒼石壇高近晚風。方響亂敲云影見,琵琶高映水聲中?!?/p>
龍虎山中宰相家
天師府與上清宮,均在上清鎮中,為張道陵第四代孫即第四代張天師張盛于西晉永嘉年間(307—312)所建,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
張道陵,一名張陵(34—156),沛國(今江蘇豐縣)人,入太學,通五經。漢明帝時曾任巴郡江州(今重慶)令。順帝時于四川大邑鵠鳴山修道。永和六年(141),時年一百零七歲,作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創立道教,凡入道者納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教人修道,用符水咒法治病。后被尊為“天師”(一說他自稱“天師”),其后代承繼道法,號稱張天師。第二代天師即其子張衡,傳說已在靈帝時(179)“白日升天”,被尊為“嗣師”。第三代天師為其孫張魯,曾任督義司馬,率徒眾攻取漢中,自稱“師君”,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法寬而民喜,受各族人民擁護,關西人民紛紛來歸者達數萬家。張魯統治漢中近三十年,后降曹操,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道徒稱他為“系師”。
第四代張天師是張魯之子張盛,他是天師道遷往龍虎山的開山祖師,建上清宮和天師廟,尊張陵為“正一天師”,代代相襲。到唐代天寶七年(748),朝庭封第十五代為“祖天師”,賜田,赦免租稅。其后各朝皆然?!八脻h天師府”經各朝增修,已占地5萬多平米,房舍五百多間。府院有頭門、二門、三門、前廳、正廳……天師住處和春生殿,面積共900多平米,有大門、儀門、三省殿等。龍柱金壁,雕梁畫棟,形似皇宮,被稱為“龍虎山中宰相家”。
上清宮在上清鎮東端,以三清殿和玉皇殿為中心,分四門八方,象征著周天、八卦以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布局謹嚴有序,國內少有。這是歷代張天師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供奉教主太上老君,歷代天師在此傳道一千六百多年,創建了我國道教最大的道場,題刻頗豐,只趙孟頫一人即留下碑刻二十五塊?,F尚存的《敕賜太宗師張公碑》為書法中之精品。歷代張天師和道長,在宮中留下了許多文字、書畫、道教音樂以及天文地理、氣象歷法等許多文獻資料。宮中還有福地門、午朝門、鐘樓、玉門殿、下馬亭、九曲巷、東陵院及元明石刻等名勝。
蓮花石是龍虎山下仙水崖的十大景觀之一,傳說是蓮花仙子變的。遠在一千七百年前,第一代張天師從太上老君那兒學到了“九鼎丹法”,被玉帝封為“天師”。太上老君送他一只仙鶴,讓他騎鶴遍游九州選址建宮。有一天他駕云來到龍虎山,見上游應天山下十個美女站在十朵蓮花中間,在深夜翩翩起舞,原來是瑤池中的十顆蓮子,因天河泛濫被沖到此,經幾千年修煉,均已成仙。其中一位白蓮仙子并已與當地樵夫柳青戀愛結婚。張天師要在此建宮,破壞了蓮花宮,受到蓮仙咒罵,于是雙方大戰起來。張天師招架不住,向玉帝求救,玉帝派太白金星下凡,收回十顆蓮子,但白蓮已有孕在身,不能回到天宮瑤池。張天師想捉拿她,追到仙水崖,白蓮仙子一聲巨響噴出全身精氣烈火,化為巨大的石蓮花。蓮花石上還有一顆蓮子石,據說即是蓮花仙子所生的一個兒子。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廬山之旅·廬山·廬山瀑布詩文多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荊州之旅·當陽·當年三國古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