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燭機先:孫權勸曹操稱帝》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孫權向曹操俯首稱臣后,魏王曹操召回張遼等各路軍隊都去解救樊城,尚未到達,樊城的包圍已經解除。徐晃整頓好軍隊回到摩陂,曹操親到七里之外迎接徐晃,大擺酒宴,款待眾位將士。魏王舉杯對徐晃說: “保全樊城、襄陽,是將軍的功勞。”又重賞了桓階,任命他為尚書。曹操對荊州的民眾及其在漢水兩岸屯田的人有疑忌,準備將這些人全部遷徙到其他地區。司馬懿說:“我們在荊楚一帶的力量還很薄弱,容易發生動蕩,關羽剛剛被消滅,那些作惡的人,或藏匿起來,或逃到他處去等待觀望; 如果遷徙那些善良的人,既傷害了他們的善良之心,又使那些逃到他處的人不敢再回來。”曹操說: “你說得對。”從此以后,那些逃走的,果然都返回來了。
魏王曹操上表給皇帝,推薦孫權為驃騎將軍,授予符節,兼任荊州牧,封為南昌侯。孫權派校尉梁寓入朝貢獻物品,又將被俘虜的朱光送還,上書向曹操稱臣,勸曹操順應天命,即位稱帝。曹操把孫權的信給大家看,說:“這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爐火上烤啊!”侍中陳群等人都說:“漢朝氣數已盡,并不是一天了。殿下您的功德,如同高山一樣巍峨,天下人都寄希望于您,所以孫權雖然遠在江南,仍要向您稱臣。這是天意在民間的反應,所以異口同聲,殿下應該正式登基稱帝,還有什么可猶豫的!”曹操說:“如果上天要我做皇帝,我還是當周文王吧。”
稱王稱霸,在當時形勢下,只能成為眾矢之的,曹操有自知之明,希圖名從實出,不過早廢去東漢皇帝,以免在統一過程中增加阻力,此為欲擒故縱,欲得先舍,以退為進,后發制人的韜略。
上一篇:《洞幽燭微:賈詡投奔張繡》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洞燭機先》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