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風行舟,巧奪天工》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鄧艾追擊姜維到陰平,挑選精兵銳卒,想從東漢時的德陽縣進入江由、左儋道到綿竹,直赴成都,與諸葛緒的軍隊同行。
諸葛緒以原本受調遣攔截姜維,向西進軍不是本來的命令,于是率兵向白水前進,于鐘會會合。
鐘會派將軍田章等人從劍閣西面,直向江由進發。在距江由百里左右的地方,田章先擊破了埋伏在那兒的蜀兵三千余人。鄧艾派田章領兵先登江由城,自己則領兵長驅前進。
鐘會與諸葛緒軍向劍閣挺進,鐘會想獨掌兵權,密告朝廷說諸葛緒畏懼懦弱不敢前進,朝廷令用囚車解押諸葛緒回洛陽。軍隊便全由鐘會統帥,進攻劍閣,沒有攻下,率軍退卻,蜀軍占據險要抵抗固守。
鄧艾的部隊于是直逼綿竹,在那里與蜀軍大戰,殺了蜀軍統帥諸葛瞻。姜維等人聽說諸葛瞻軍被殲滅,率領部隊向東進入巴郡。
鐘會進軍到涪縣,派遣胡烈、田續、龐會等將追擊姜維。
鄧艾向成都進軍。劉禪到鄧艾軍前投降,并派遣使者命令姜維等人向鐘會投降。姜維軍到達廣漢郡郪縣時,命令全軍放下武器,把軍中的符節、印綬送交給胡烈,就帶兵從東路到鐘會處投降。
鐘會向朝廷上奏說:
逆賊姜維、張冀、廖化、董厥等人為逃避滅亡而逃跑,想奔向成都。臣即派遣司馬夏侯咸、護軍胡烈等,徑直從劍閣,出新都、大渡在前面堵截,參軍爰靚、 將軍句安等人從后面追擊, 參軍皇甫闿、 將軍王買等人從涪縣南攔腰沖擊,臣本人據守涪縣作東西兩路的援軍。姜維所統領的步兵、騎兵有四五萬人,他們身披堅固的鎧甲、手執銳利的兵器,堵塞河道、充滿山谷,數百里中自首至尾連續不斷,依仗人多,正沿路向西而行。臣指示夏侯咸、皇甫闿等要他們分開兵力,占據有利的地勢,遍地張開羅網,南面杜絕向東吳逃跑的道路,西面堵塞往成都去的歸路,北面斷絕出逃的小道,四面八方如云一般地聚合攏來,首尾并進,大路、小路全都斷絕,逃跑躲藏都沒有地方。臣又親筆寫下文告曉喻蜀軍,指給他們求生之路,他們被圍困追逼,知道命運已完、氣數已盡,只得解除衣甲、放下武器,自縛投降,所獲官印數以萬計,物資器械堆積如山。過去虞舜持兵器舞蹈,有苗部落自然臣服; 牧野之戰,商軍反戈攻紂王: 有征伐而不必血戰,這是帝王盛大的功業。使敵國全部降服為上策,用武力擊破為次策; 使敵人全軍投降為上策,用武力攻破為次策: 這是用兵的最好典范。皇上的盛德,與前代圣王相同,輔佐的大臣忠誠賢明,與周公旦并列,仁慈恩澤哺育天下眾生,以正義之師征討不順叛逆,不同風俗的地區都向往仁德的教化,沒有人不想著真心歸服,出師不超過預定的時間,兵器還沒有染上敵人的鮮血,就使萬里之域風俗齊同,九州之土習慣與共。臣就奉命宣布皇上的詔命,宣揚恩德王化,恢復蜀主的社稷,安定閭伍中的百姓,免去黎民的賦稅,減輕百姓的勞役,用德和禮教育民眾來改變其風氣,以法規明示百姓來更易其習俗,百姓都歡欣鼓舞,人人都心懷安愉,圣王到來人民復生,大仁大義無可比擬。
鐘會又發出禁令約束部下士卒不得騷擾搶奪,自己謙虛采納他人意見,以此接待蜀國的眾官吏,與姜維的感情非常好。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十二月朝廷下詔書說:“鐘會所向摧枯拉朽,軍鋒面前沒有強敵,完整地克復所有城池,網羅了所有逃散的敵人。蜀國將帥,自縛歸降,謀劃軍事從無失策,舉兵作戰無不成功。被他逼降和誅殺的敵人,常常數以萬計,完全徹底地戰勝敵人,雖有出兵征伐卻無須血戰。開拓了國家的疆土,四方邊境太平。任命鐘會為司徒,進封縣侯,增加食邑一萬戶。分封他的兩個兒子為亭侯,食邑各一千戶。”
上一篇:《借風行舟》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借風行舟,建立名望》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