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風行舟: 劉備投奔曹操》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袁術害怕呂布危害自己,就為兒子向呂布女兒求婚,呂布答應了。袁術派遣部將紀靈等率領步、騎兵三萬進攻劉備,劉備向呂布求救,呂布屬下的將領對呂布說:“將軍一直想殺劉備,這次可以借袁術的手來實現。”呂布說:“不然。袁術如果擊潰劉備,就可以聯絡臧霸等泰山諸將領,我就陷入袁術的包圍之中,因此,不能不救劉備。”呂布便率領步、騎兵一千余人急速趕赴劉備處。紀靈聽說呂布前來,就收兵回營,停止攻伐。呂布駐軍沛城西南,派遣侍衛去請紀靈等人,紀靈等也派人來請呂布,呂布就前往紀靈營中,設下宴席,邀請劉備一起參加。呂布對紀靈等人說:“劉玄德是我的弟弟,被你們圍困,所以我來救他。我性格不喜歡戰斗,只喜歡解斗。”于是命令軍官把鐵戟豎立在營房門,呂布拉滿了弓,對旁觀的人說: “你們看我射戟斗旁邊的戟支,如果射中,你們就各自罷兵,如果不中,你們可留下廝殺。” 呂布隨即射了一箭,正中戟支。紀靈等全都大吃一驚,說:“將軍真是天賦神威!”第二天,又設酒歡宴,然后各自班師。
劉備集合一萬余人的部隊,呂布認為受到了威脅,就親自出兵攻打劉備。劉備敗走,投奔曹操。曹操對他的待遇十分優厚,又讓朝廷任命他為豫州牧。有人對曹操說: “劉備有英雄大志,如今不趁早除掉他,必然會有后患。”曹操為此征詢郭嘉的意見,郭嘉說: “這種說法是對的。但是,您興起義兵,為百姓除暴,誠心誠意地招募天下英雄豪杰,還惟恐他們不來。如今劉備有英雄之名,因走投無路前來投靠,而您卻殺掉他,這將會使您得到謀害賢才的惡名。果真如此,才智之士將人人自危,回心轉意,另選主人,您還和誰一起去平定天下! 因除去一個人的禍患,而失去天下人的期望,這是關系今后安危的關鍵。您不可不仔細考慮。”曹操笑著說:“你分析得很對。”于是撥給劉備一些軍隊,供應糧草,讓他往東到小沛一帶,集合被擊潰的殘部,與呂布對抗。
起初,劉備在豫州,曾推舉陳郡人袁渙為茂才。袁渙被呂布扣留,呂布想要袁渙寫一封信辱罵劉備,袁渙不答應,呂布再三強迫,仍被袁渙拒絕。呂布大怒,用劍威脅袁渙說:“你寫這封信,就可以活,不寫,就得死!”袁渙面色不改,笑著回答說:“我聽說只有道德可以使人羞恥,沒聽說用詬罵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假如劉備是個君子,他不會以將軍的詬罵為恥,假如他真是個小人,就將回罵將軍,則受到羞辱的是將軍,而不是他。而且,我當初跟隨劉備,猶如今天跟隨將軍,如果有一天我離開這里,再為別人寫信罵將軍,難道可以嗎?”呂布感到羞愧,于是作罷。
曹操可以乘機殺劉備,在類似事件的處理上,可有多種選擇,若從韜略上考慮,就比較注重選擇的結果,郭嘉以正義、誠信為出發點,其所以如此,是因為真正做到正義與誠信,就能獲得巨大的資源,這種資源的核心,是贏得人心,而人心向背,決定著成敗,除一患以沮四海之望,得不償失,所以這是安危之機,不可不察。
袁渙深通辯說韜略,指出在巨大的道德力量面前,咒罵是沒有作用的,并進而以君子、小人兩種型式擺出不同的結果,結果對自己也是不利的,最后指出,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呂布并沒有任何益處。這種說法還隱藏著這樣一層意思,今日不罵劉備,日后也不罵呂布。如此道理、結果、利害、立場表達得十分清楚,產生了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呂布不敢妄為。若不通辯說韜略,可能殺身之禍立至。
上一篇:《借題發揮,釜底抽薪》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借風行舟》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