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微知著,洞若觀火》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劉廙之兄劉望之,在社會上有名望,荊州牧劉表征召他為從事。而他的兩個朋友,都因為有人向劉表進讒言,被劉表所殺。劉望之又因直言規勸,意見不合,棄官回家了。劉廙對望之說: “趙簡子殺了鐸鳴、犢犨,仲尼掉轉車頭回去,現在兄長既然不能效法柳下惠隨波逐流與世無爭于內,那么就應該學習范蠡遷徙變易于外。坐守在此自絕于時勢,大概是不行的!”劉廙所說“趙殺鳴犢、仲尼回輪”之事,見于劉向《新序》一書。劉向在書中記載了孔子見微知著,免于危難之事:
趙簡子企圖專斷天下,認為趙有犢犨,晉有鐸鳴,魯有孔丘,如果殺掉三人,就可以稱王于天下。于是征召犢犨、鐸鳴,向他們請教為政之道,然后即設法將兩人殺害了。
趙簡子派遣使者到魯國,聘請孔子,使者命令船夫,等孔子上船后,劃到河中央,就殺掉他。孔子到達岸邊,仰天而長嘆,說河水多么壯觀,可惜我不能渡河而過。孔子的弟子子路不明白其中的緣故,孔子向他解釋說:“犢犨、鐸鳴都是晉國賢明的大夫,趙簡子未得意之時,都是聽從二人計策之后行事,如今一朝得意,就殺了二人。黃龍不返于枯涸之澤,鳳凰不落在羅網之旁,因此刳胎焚林,麒麟不至;覆巢破卵,鳳凰不翔;竭澤而漁,龜龍不現。鳥曾都懂得躲避不仁,何況我孔丘呢?”
孔子認為,虎嘯而風起,龍興而云現,物類相感,精神相應,就如同響之應聲,影之像形,今趙簡子殺我同類,豈可前往而自投羅網。于是回車不渡而還。劉廙引用這一典故的用意是十分深刻的,眼光也是很遠的,見物知情,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引以為鑒,是韜略家之所以區別于普通人的高明之處。
劉望之不聽,不久便被殺害了。
劉廙恐懼,逃奔揚州,于是歸附了曹操。曹操征召他為丞相府屬官,轉任五官中郎將文學一職。曹丕很器重他,命他精通草書。劉廙回信說:“我開始認為尊卑有別,是禮的本分。因此我貪守著小小的節操,不敢隨便習草書。您叫我通草書的尊嚴之命,使我確實知道了您謙恭的素養,不看重尊卑之間的極大差異,品德是那樣高尚,重視一個普通讀書人而謙恭之德是如此美好。假如郭隗不被燕王重視,獻九九計算小術之人不被齊桓公忽視,樂毅這樣的人才自然會到來,霸業就興隆起來了。損失一個普通人的節操,成全一種高大的美,我雖然愚昧無知,怎敢推辭?”魏國建立之后,任黃門侍郎。
上一篇:《識微知著,明于去就》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識斷明果》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