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趙歌·滄州之旅·滄州·武術之鄉
河北是燕趙故國,自古是兵家相爭的古戰場,故有“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美譽。而地處燕南趙北的滄州,東臨渤海,中貫運河,為我國北方水陸要沖,京津門戶。滄州在歷史上地瘠民貧,百姓常年處于兵災戰亂、顛沛流離之中。為了反抗官府豪紳盤剝,防止盜匪襲擾,百姓們便以習武自衛。更有一些失意拳師和發配滄州的綠林好漢,在此授徒傳藝,培育出不少武林高手。因此滄州被譽為我國的“武術之鄉”。
滄州人民尚武之風由來已久。《漢書·龔遂傳》說,渤海郡(滄州一帶)太守龔遂見人民群眾尚武成風,擔心農民伺機造反,就布告全郡“賣刀買犢,賣劍買牛”,棄武從農。我國武術“盛極于明清”(《拳經》)。滄州高陽縣孫承宗明代被取為武狀元,官至兵部尚書。“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八極拳是誰創建的呢?據《拳譜》記載,八極拳的奠基人為滄州孟村回族自治縣的吳鐘。吳鐘,字弘聲(1712—1802),他受技于清康熙年間浙江少林寺一個名叫癩魁元的云游僧人,深得大槍奧妙和八極精要,故八極門尊癩為始祖一世,吳鐘為初祖二世。清康熙十五年(1676),兩個俄國人在京擺擂,京人不敵,孟村八極拳師丁發祥聞訊,趕赴京都,連戰二十回合,勇挫敵手,名聲大噪,康熙皇帝親自召見嘉獎。清末,一個曾獲六國金牌的西歐拳王德國人到京擺擂,聲言“如華人勝我,六塊金牌全部留下”。滄州河間縣內家高手張占魁登臺幾戰,均勝德國狂徒,京津頓頌其功。近代滄州馳名的武術家還有六合拳名師李冠銘、編著形意拳的季劍秋、譽滿全國的八卦拳師董海川及全能武術家王子平等人。1902年歐人康斯頓到上海擺擂,王子平應邀赴滬比武。他至滬后住孟淵旅館,當晚在旅館練功,在欄桿上拿了個大頂,康氏聞訊,連夜逃走。次年,王子平再次擊敗在滬擺擂的美人沙利文、英人喬治、法人彼得。名畫家齊白石欣然書寫“南山搏猛虎,深潭驅長蛟”賀聯相贈。1949年以前,在中央國術館任教的滄州拳師達三十余人。館長張之江是滄地鹽山人,編審處長是滄州市人姜客樵,青萍劍、八極拳、燕青拳、劈掛拳教師皆是滄州人。五十年代以后,在民族形式運動會、武術表演、觀摩大會上,孟村吳秀峰、劉秀萍(女),滄州市的馬賢達、陳鳳岐、王志海、韓志德等都曾奪魁獲得金質獎章。據有關部門統計,近年來滄州地區城鄉群眾參加練武者不下二十萬人,光在校學生習武的已逾十五萬人,兩年一度的“武術節”迄今已舉辦了兩屆。
上一篇:眷眷中州情·洛陽之旅·唐孝敬皇帝陵·武則天母子是與非
下一篇:清清滇黔韻·黔西之旅·十八先生墓·毅骨不歸伴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