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鑒近戒,外揚遠節》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曹操出征并州時,留下崔琰在鄴城給世子曹丕作師傅。世子曹丕那時頻頻地出去圍田打獵,常常改換他的服裝和乘輿,心思老放在驅趕野獸上。崔琰上書勸諫說:“我聽說盤桓于游逸、田獵,是《尚書》中曾經告誡過的;魯隱公觀魚,《春秋》也曾對他作過譏諷。這都是周公、孔子兩位圣賢的格言,是《尚書》、《春秋》兩部經典中的明訓精義。殷人以夏后氏為戒鑒,《詩經》說這個戒鑒并不算古遠。殷紂王滅亡于甲子日,夏桀滅亡于乙卯日。在這子、卯兩日,后世王公為了引為戒鑒都不奏樂,《禮記》也把這兩日說成是不能奏樂的忌日。這些又是近世得失的鑒戒,不可不對它明鑒深察啊。袁氏宗族富強,公子們也都放縱,他們沉溺田獵,滋生奢侈,沒有聽說這兄弟幾個有忠義的名聲。所以,哲人君子一提起這兄弟幾個,馬上就露出不屑一顧的神色,拂袖離去。熊羆一般的壯士,也墮落到被他們用來吞噬和殘殺別人。像他們這樣,雖然擁有百萬的徒眾,跨有河朔一帶,最后也沒有立足之地。如今國家衰敗,德惠還沒有普及天下。大眾所企望著,所思念的正是仁德。更何況您的父親曹公親自統御戎馬甲兵,上下官兵艱辛,奔波勞碌。世子您應當遵循正道,謹慎地端正您的行為,經常思考經邦治國的高策。對內以近世治亂為鑒戒; 對外發揚遠大的節操。深深地想到您作為儲君的重要地位,把您的身體視為珍寶。然而,您卻胡亂穿上了山林守衛獵戶和士旅兵卒的衣服,沖突馳騁在山陵險道上,志在獵取野兔雉雞這樣的小娛樂,而忘記了國家社稷的重要。這些,實在都是有識之士為之擔憂的事情。希望世子您燒掉打獵用的防護用具,扔掉您騎馬穿的便服,來滿足大家的愿望。請您不要讓老臣我得罪了蒼天。”曹丕接受崔琰的教誨回答說:“昨天我接到了您的善意的教誨,您惠示了我數次,想要讓我燒掉翳障面具,扔掉騎馬褶服。現在翳具已經毀壞了,騎馬的褶服也已經扔掉了。今后如果再有與此相類似的事情發生,還承蒙您再加教誨。”
魏太祖曹操為丞相時,崔琰又被用作東西曹的掾屬征事。開始授職他到東曹時,曹操以文書形式告諭崔琰:“您有伯夷那樣的風節、史魚那樣的剛直。貪夫慕您的大名,會變得清廉;壯士稱揚崇尚您的節義,則會更加砥礪。像您這樣,真可以作時代的表率了。故而我授予您東曹的職務,您去履行職事吧。”魏國初建時,崔琰被拜為尚書。當時還沒有冊立太子,臨菑侯曹植因為有才氣而得到曹操的寵愛。曹操在立嗣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用信函命令到朝外密訪群臣。當時群臣也都秘密函復自己的觀點,唯有崔琰公開露板答復:“我聞聽《春秋》中的古義,立嗣子要用長子。加上長子五官中郎將曹丕仁德孝順聰明睿智,他應當承嗣正統。崔琰我以死來堅持這一點。”曹植是崔琰兄長的女婿。曹操看重崔琰的正大光明,為之喟然嘆息,升他作了中尉。
上一篇:《內外應約:吳內訌》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前后夾擊:劉備攻占益州》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