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趣談·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慈禧太后(1835—1908),清末同治、光緒兩朝的統治者。葉赫那拉氏,也稱那拉太后、西太后。滿洲鑲黃旗人。咸豐帝妃。父惠征曾為安徽徽寧池廣太道員。咸豐元年(1851年),被選中秀女,于次年進宮,封為懿貴人。1854年封為懿嬪。1856年生載淳,封懿妃。次年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歿,其子載淳即位,年號祺祥,被尊為圣母皇太后,徽號慈禧。同年11月,發動宮廷政變,殺攝政大臣載垣、端華、肅順等,實行太后垂簾聽政,改年號為同治。1875年同治帝死,立其五歲侄載湉為帝,年號光緒,仍由太后聽政。1898年戊戌政變時,她幽禁光緒皇帝,殺害維新派六君子。1900年曾利用義和團對外宣戰。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后,逃往西安,1908年病死。
“御賞”印“同道堂”印
“御賞”為田黃章印,“同道堂”為白芙蓉章,兩方印本為咸豐皇帝所有,咸豐死后,先后為西太后所得。利用這兩方小小的印章,西太后導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奪權之爭。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久患虛癆的咸豐皇帝奕詝死在避暑山莊內的“煙波致爽”殿寢宮,終年31歲。臨終前一天,急召皇子載淳,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肅順及軍機大臣穆蔭等人至御榻前,宣布了由皇帝口授、王大臣承寫的兩道硃諭,“立皇長子為皇太子”,“皇長子載淳現立為皇太子,著派載垣、端華、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特諭”??赡荑b于康熙初年四大臣“輔政”所造成的鰲拜專權的嚴重惡果,咸豐臨死時,雖托孤肅順等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但同時又賜“同道堂”印給載淳,賜“御賞”印給皇后鈕祜祿氏,命用兩印代替硃筆。凡贊襄政務王大臣理政務時所擬定的上諭,必須加蓋兩印章后才能生效。
當時,載淳年幼,“同道堂”印很自然落到了他母親西太后手里,這給西太后向贊襄政務王大臣爭權提供了方便。但西太后光憑“同道堂”一方印還不能完全“鉗制”王大臣的作用,因為“御賞”印還在東太后鈕祜祿氏手里。為了進一步奪取權力,西太后又拉攏和串通東太后,將“御賞”印也掌握起來。于是在咸豐死后十幾天,就出現了“垂簾輔政,蓋兼有之”的局面,這不能不說是西太后利用咸豐所賜的兩顆印章,在與八個輔政大臣的奪權斗爭中取得了勝利。3個多月后,西太后終于發動了“祺祥政變”,八位顧命大臣或被殺或被貶。從此,清朝完全進入了西太后垂簾聽政的統治時期。
御賞
同道堂
慈禧太后印章
慈禧皇太后之寶
慈禧太后《九桃圖》,上鈐“日報平安”、“大雅齋”、“澄心正性”和“慈禧皇太后之寶”印
上一篇:閑章趣談·慈禧
下一篇:印章趣談·文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