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趣談·吳昌碩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后改名俊卿,字香樸、香圃,中年字蒼石、昌碩、昌石、倉碩,因得友人所贈古缶,故號缶廬、缶道人,別號有樸巢、苦鐵、破荷亭長、五湖印丐、石尊者等,70歲后又署大聾。浙江安吉人。近代著名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詩人。吳昌碩的父親是個舉人,對金石篆刻很有研究,吳昌碩從小受到熏陶。年輕時刻苦自學詩、書、篆刻。創辦西泠印社,并被推為首任社長。30多歲向任伯年學習繪畫。吳昌碩20歲時中秀才,53歲出任安東(今江蘇漣水)縣知事,只任一個多月就因不愿曲意逢迎而辭職。29歲時曾到蘇州,獲睹歷代名人書畫,精研詩、書、篆刻,自稱“三十學詩,五十學畫”。吳昌碩金石書畫,無一不精,是一位全能的藝術大師。其作品氣魄雄渾,蒼勁老辣,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和鮮明的時代氣息,對當代書畫界仍有重要的影響。日本藝術界稱贊吳昌碩為唐之后第一人?,F代書畫大師齊白石曾在詩中表達了對吳昌碩的敬仰之情: “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指徐渭、朱耷和吳昌碩) 門下轉輪來?!?/p>
吳昌碩像
篆筆寫梅蘭 狂草作葡萄
吳昌碩創作了大量的扇畫,內容是他最擅長的寫意花卉。吳昌碩的寫意花卉受徐渭和朱耷的影響最大。由于他的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便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他自己說;“我平生得力之處在于能以作書之法作畫。”他常常用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筆力老辣,力透紙背,而又縱橫恣肆,氣勢雄強。他的扇畫布局新穎,構圖近似書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字的格局,或作對角斜勢,虛實相生,突出主體。花朵喜用濃艷的顏色,尤善用西洋紅,色澤強烈,視覺沖擊力強。
從吳昌碩的一柄牡丹成扇看,牡丹花大葉茂,畫得熱烈張揚。小小的尺幅里,花葉似要撐破天地,卻又戛然而止。設色方面,花紅葉綠之外,畫家兼顧到扇骨與扇紙白里泛黃的顏色的影響,巧妙地把它們作為中間色加以利用。右側的行書長題更以大小不一的字形、長短錯落的章法,使得整個畫面停勻得當,活潑有神。
大起大落 遒勁峻險
吳昌碩在藝術上熔鑄古今、力辟蹊徑的精神,也體現在他的書法扇面上。他的楷書始學顏魯公,繼學鐘元常。隸書學漢石刻。篆學石鼓文,用筆之法初受鄧石如、趙之謙等人影響,后在臨寫石鼓文中融會貫通,極力避免“側媚取勢”、“捧心齲齒”的狀態,十分高明地把多種鐘鼎陶器文字的體勢雜糅其間。行書得黃庭堅、王鐸筆勢的欹側,黃道周的章法,又受北碑書風及篆籀用筆的影響,大起大落,遒勁峻險。他的書法扇面總體上貌拙氣酣,極富金石氣息。
《書法》扇面 吳昌碩
《花卉》扇面 吳昌碩
《石榴》成扇 吳昌碩
上一篇:印章趣談·吳昌碩
下一篇:信札趣談·吳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