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待攻·以守為攻·看準風向,明帝穩坐釣魚船
青龍二年(234)五月,東吳孫權率軍北上到達居巢湖,向合肥新城發動進攻;與此同時,又派將軍陸議、孫韶各帶一萬多兵馬進入淮河和漢水。六月,征東將軍滿寵率部在新城抵抗吳軍。滿寵向明帝提出建議,打算棄守新城,把吳兵引誘到壽春。明帝認為此舉非上策,傳令給他說:“過去漢光武帝派遣少量的精兵堅守遙遠的略陽郡,終于借此打敗了強悍的隗囂。我朝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邊防御祁山,敵軍來犯每每在這三座城下吃敗仗,可知這都是些兵家必爭之地。這次縱然是孫權親率大軍進攻新城,新城也決不會陷于敵手。希望諸位將軍努力作戰,我也將親自督師前來會戰。說不定等我到達新城時,吳軍早已敗走了呢。”七月十九日,明帝果然乘龍舟率師出征。孫權軍隊圍攻新城多日,魏將張穎等拒守力戰,吳軍難以取勝。聞聽明帝親率大軍前來增援,已經疲憊不堪的吳軍趕緊撤走了。孫權這路一退,陸議和孫韶兩路兵馬也不敢戀戰,吳軍的進攻于是全部瓦解。魏國群臣認為西邊渭水上大將軍司馬懿正與諸葛亮重兵對峙難決勝負,皇帝可乘戰勝吳軍的有利時機西巡到長安。明帝聽到這些建議后說:“孫權敗走,諸葛亮已嚇破了膽,西邊有大將軍就足可以對付,我不必再為那邊的事操心了。”于是率大軍到達壽春,對參戰諸將各錄其功,并按戰功大小分別予以封賞。八月七日,明帝隆重檢閱兵馬,置豐盛的酒食犒勞三軍,同時派出專門使者持節到合肥等地慰問駐軍,把這些事情做完后才返駕回京。大將軍司馬懿率魏軍與諸葛亮對峙曠日持久,蜀軍三番五次向魏軍挑戰,司馬懿只是緊閉營壘堅守不出。后來諸葛亮勞累過度病逝軍中,蜀軍只好撤兵退走。(《三國志·魏書·明帝紀》)
上一篇:將計就計·將錯就錯·用敵間,高仁厚不戰平邛州
下一篇:先聲奪人·石雄黑夜襲回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