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趣談·葉恭綽
葉恭綽(1881~1968),字裕甫,號遐庵,廣東番禺人?,F(xiàn)代著名學(xué)者、書畫家、詩詞家。1923年曾任孫中山大元帥府財政部長,后任交通總長。1931年任鐵道部長。新中國成立后任政務(wù)院文化委員、政協(xié)常委、中央文史館副館長、北京中國畫院院長。曾與龍榆生先生創(chuàng)辦《詞學(xué)季刊》,輯有《全清詞鈔》。另有《遐庵談藝錄》《鉅園余墨》《近五十年以來的中國交通》《葉遐庵先生書畫選集》等。
潛心藏古墨
葉恭綽一生酷嗜收藏,尤喜藏古墨。他的藏品有宣德御墨、程君房龍膏煙墨、汪鴻漸青麟以及玄虬脂等。他在《墨談》中自云:“余于民國十年至二十年間(1921~1931年),頗喜搜集名墨。其時,盛伯希藏墨已散,朱幼屏、陳劍秋等藏墨始出,袁玨生藏墨遂為一時冠。余雖不以此名,然南、北所收,雋品不少?!?/p>
民國二十四年,新聞界巨子史量才得佳煙數(shù)十斤,與安徽人汪君商議,擬覓徽州良工精制佳墨。葉老得知,頗感興趣,力助此事,但因史量才遇難身亡,事遂中止。他曾與張子高、張伯、尹潤生合著《四家藏墨圖錄》,在1948年天津《民國日報》上連載,成為研究古墨的寶貴資料。
包裹紙竟是名家真跡
1961年冬,葉恭綽居住在北京,一位朋友從上海給他寄來一本畫冊。拆開包裹,葉老發(fā)現(xiàn)最里面一層包畫冊的紙似乎是由一大幅畫撕開來派的用場。仔細(xì)觀看,果然是一幅墨梅,而且用筆用墨均不同凡響,遺憾的是沒有題款,不知作者為誰。所畫之梅,章法極大,據(jù)揣度,應(yīng)該還有約2米高才能盡其筆勢。對繪畫藝術(shù)十分精通的葉老對這幅殘畫審視良久,判斷這大概是明代中期以擅長畫梅馳名的劉雪湖的手跡。于是,馬上寫信到上海向朋友追索剩余的半截畫幅。
不久,所缺的半截畫幅寄來了。經(jīng)拼接后,果然吻合了一幅完整的畫面。更令人欣喜的是從款識上證明了此畫確系劉雪湖真跡。葉恭綽將其帶到陳叔通先生那里,請以收藏畫梅著稱的陳叔通老先生鑒賞。陳老擊節(jié)贊賞此畫筆勢縱橫,巨干疏枝仿佛從層陰積雪中披云破霧而出,為大地陽和增添了氣勢和熱力。兩位老先生旋將此畫交付裝裱,使它更加神采煥然地出現(xiàn)在莊嚴(yán)閎敞的廳堂,供人們欣賞。
風(fēng)竹 葉恭綽
西湖十景詩彩墨(清)
庫墨(清)
上一篇:扇面趣談·華世奎
下一篇:收藏趣談·葉靈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