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lián)趣談·金圣嘆
金圣嘆(1608~1661)原名采,字若采,蘇州府長洲縣人。縣庠生。為人“倜儻高奇,俯視一切”。博學(xué)多識,30歲時即著手評點六部文學(xué)名著,總稱為六才子書,并企圖以此代替《六經(jīng)》作為群眾課本。于清順治中批杜詩,每每借古諷今,指斥封建暴政。順治帝死去那年,因 “驚大行,抗國賦” 被腰斬。
三更半夜三更半
八月中秋八月中
一次,金圣嘆到金山寺閑游。有一高僧出對子難他: “三更半夜三更半。”古代一夜分為五更,因而“三更半”的時候自然可以稱為“三更半夜”。金圣嘆注意到上聯(lián)的頭三字和末三字竟完全一樣,深知這對子不好對,冥思苦想也沒對出來,便悻悻而去。后來,他因“哭廟抗糧”被朝廷腰斬,行刑那天正是中秋佳節(jié),他猛然想起高僧的出句,終于對出了下聯(lián): “八月中秋八月中。”可惜佳聯(lián)雖已續(xù)出,卻已不能親口對高僧對吟,歷史上稱這件事為“生聯(lián)死對”,倒也傳為佳話。
《金圣嘆批才子古文》 書影
上一篇:印章趣談·鄭逸梅
下一篇:楹聯(lián)趣談·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