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孝武帝司馬曜》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晉孝武帝司馬曜》人物故事小傳
晉孝武帝司馬曜,字昌明,簡文帝第3子。隆和元年(公元362年)生,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卒,終年35歲。
司馬曜初封會稽王,咸安二年(公元372年)被立為皇太子,同年在簡文帝死后即位,翌年改元寧康,時年僅11歲。
孝武帝少年登基,由皇太后臨朝稱制。3年以后,皇太后歸政于孝武帝,但大權仍由謝安掌握。時桓溫圖謀皇權,與謝安等爭斗激烈,后因桓溫病死,朝政漸趨穩定。當時前秦苻堅已統一北方,威脅東晉政權,并于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大舉南侵。孝武帝派謝石、謝玄等率軍與秦軍戰于淝水,大敗苻堅,此即著名的淝水之戰。
孝武帝沉醉酒色,常年醉多醒少,朝政全聽同母弟司馬道子胡作非為,黨爭劇烈,內外混亂黑暗。他則寵幸張貴人,只在后宮飲樂。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孝武帝與諸妓飲樂,戲言張貴人曰:“汝以年亦當廢矣!”。時張貴人年近30,聞言潛怒。是夜,孝武帝大醉后暴死,葬隆平陵,謚曰烈宗孝武皇帝。
[正史]
孝武皇帝曜,字昌明,簡文帝第三子也。興寧三年七月甲申,初封會稽王。
咸安二年秋七月己未,立為皇太子。是日,簡文帝崩,太子即皇帝位。詔曰:“朕以不造,奄丁閔兇①,號天扣地,靡知所訴。藐然幼沖,眇若綴旒②,深惟社稷之重,大懼不克負荷。仰憑祖宗之靈,積德之祀,先帝淳風玄化,遺詠③在民。宰輔英賢,勛隆德盛。顧命之托,實賴匡訓。群后率職,百僚勤政。冀孤弱之躬有寄,皇極之基不墜。先恩遺惠,播于四海,思弘余潤,以康黎庶。其大赦天下,與民更始。”
九月甲寅,追尊皇妣會稽王妃曰順皇后。
冬十月丁卯,葬簡文皇帝于高平陵。
十一月甲午,妖賊盧悚晨入殿庭,游擊將軍毛安之等討擒之。是歲,三吳大旱,人多餓死,詔所在振給。苻堅陷仇池,執秦州刺史楊世。
寧康元年春正月己丑朔,改元。(略)
太元元年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見于太廟。皇太后歸政。甲辰,大赦,改元。丙午,帝始臨朝。以征西將軍桓豁為征西大將軍,領軍將軍郗愔為鎮軍大將軍,中軍將軍桓沖為車騎將軍,加尚書仆射謝安中書監、錄尚書事。(略)
四年二月戊午,苻堅使其子丕攻陷襄陽,執南中郎將朱序。又陷順陽。
三月,大疫。壬戌,詔曰:“狡寇縱逸,藩守傾沒,疆場之虞,事兼平日。其內外眾官,各悉心戮力,以康庶事。(略)”
夏四月,苻堅將韋鐘陷魏興,太守吉挹死之。
五月,苻堅將句難、彭超陷盱眙,高密內史毛璪之為賊所執。(略)
六年春正月,帝初奉佛法,立精舍④于殿內,引諸沙門⑤以居之。丁酉,以尚書謝石為尚書仆射。初置督運御史官。
八年夏五月,輔國將軍楊亮伐蜀,拔五城,擒苻堅將魏光。
秋七月,鷹楊將軍郭洽及苻堅將張崇戰于武當,大敗之。
八月,苻堅帥眾渡淮,遣征討都督謝石、冠軍將軍謝玄、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距之。(略)
冬十月,苻堅弟融陷壽春。乙亥,諸將及苻堅戰于肥水,大破之,俘斬數萬計,獲堅輿輦及云母車。
九年夏四月乙卯,(略)苻堅將姚萇背堅,起兵于北地,自立為王,國號秦。
六月癸丑朔,崇德皇太后褚氏崩。慕容泓為其叔父沖所殺,沖自稱皇太弟。
十二月,苻堅將呂光稱制于河右,自號酒泉公。慕容沖僭即皇帝位于阿房。
十年五月,大水。苻堅留太子宏守長安,奔于五將山。
六月,宏耒降,慕容沖入長安。(略)
八月甲午,大赦。丁酉,使持節、侍中、中書監、大都督十五州諸軍事、衛將軍、太保謝安薨。庚子,以瑯邪王道子為都督中外諸軍事。是月,姚萇殺苻堅而僭即皇帝位。
九月,呂光據姑城,自稱涼州刺史。苻丕僭即皇帝位于晉陽。(略)
十一年春正月辛未,慕容垂僭即皇帝位于中山。壬午,翟遼襲黎陽,執太守滕恬之。乙酉,謁諸陵。慕容沖將許木末殺慕容沖于長安。(略)
冬十月,慕容垂破苻丕于河東,丕走東垣,楊威將軍馮該擊斬之,傳首京都。甲申,海西公奕薨。
十一月,苻丕將苻登僭即皇帝位于隴東。
二十一年秋九月庚申,帝崩于清暑殿,時年三十五。葬隆平陵。
帝幼稱聰悟。簡文之崩也,時年十歲,至晡不臨,左右進諫,簽曰:“哀至則哭,何常之有?”謝安嘗嘆以為精理不減先帝。既威權己出,雅有人主之量。既而溺于酒色,殆為長夜之飲。末年長星見,帝心甚惡之,于華林園舉酒祝之曰:“長星,勸汝一杯酒,自古何有萬歲天子邪!”太白連年晝見,地震水旱為變者相屬。醒目既少,而傍無正人,竟不能改焉。時張貴人有寵,年幾三十,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貴人潛怒,向夕,帝醉,遂暴崩。時道子昏惑,元顯專權,竟不推其罪人。初,簡文帝見讖云:“晉祚盡昌明。”及帝之在孕也,李太后夢神人謂之曰:“汝生男,以昌明為字。”及產,東方始明,因以為名焉。簡文帝后悟,乃流涕。及為清暑殿,有識者以為“清暑”反為“楚”聲,哀楚之征也。俄而帝崩,晉祚自此傾矣。
《晉書·孝武帝紀》
〔注釋〕
①奄了閔兇:為亡父守喪。②綴旒:戴上皇冠。③遺詠:死后尚有好聲譽。④精舍:精致的佛堂。⑤沙門:僧侶。
〔相關史料〕
晉孝武年十二,時冬天,晝日不著復衣,但著單練衫五六重;夜則累茵褥①。謝公諫曰:“圣體宜令有常,陛下晝過冷,夜過熱,恐非攝養②之術。”帝曰:“晝動夜靜。”謝公出,嘆曰:“上理不減先帝。”
《世說新語·夙惠》
晉武帝始登阼,探策③得“一”。王者世數,系此多少④。帝既不悅,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進曰:“臣聞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帝說⑤群臣嘆服。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簡文崩,孝武年十余歲,立至瞑不臨⑥。左右啟:“依常應臨。”帝曰:“哀至則哭,何常之有?”
太元末,長星見,孝武心甚惡之。夜,華林園中飲酒,舉杯屬星⑦云:“長星,勸爾一杯酒,自古何時有萬歲天子!”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注釋〕
①累茵褥:多層褥子。②攝養:養生。③探策:占卜。④系此多少:決定長短。⑤說:同悅。⑥至瞑不臨:直到病者已死也不哭。⑦屬星:對天上之星。
上一篇:《明熹宗朱由校》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明熹宗朱由校》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晉惠帝皇后賈南風》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晉惠帝皇后賈南風》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