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一種重要的謀略方法。語源于《左傳》襄公十一年:“愿君安其樂而思其終也。……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敢以此規。”意即:愿國君在享受快樂時,能考慮到國家以后的事情。在安定享樂之時,要考慮到危難的到來。這樣考慮問題就會有準備,有準備就會免遭禍患,僅以此規勸您。中國古代很多謀略著作也談到這一謀略思想。諸如:《漢書》息夫躬傳稱:“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司馬法》仁本稱:“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好戰必危。”《南史》陳目宣傳稱:“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備”。這種謀略方法告誡人們,居安時應隨時想到可能發生危難,時刻警惕,有備無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支軍隊在受到外部敵人侵略時,常常能感到壓力,警惕性較高;在勝利、和平時,常常喪失警惕,忘記危險。歷史上這方面有很多教訓,應當謹記之。
上一篇:將帥類別
下一篇:山西名牌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