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父戰(zhàn)敗降歸 曾孫襲職任重臣
查郎阿(?—1747),字松莊,祖籍地在明烏拉部,姓那拉氏,舊街古城內(nèi)的首任烏拉部主布顏的后裔,此人生于北京城內(nèi)。
一據(jù)《清史列傳》上記載:“查郎阿,字松荘,納喇氏,滿洲鑲白旗人。曾祖章泰,以軍功授拖沙喇哈番。祖查爾海,復以軍功進一等阿達哈哈番。父色恩特,死烏蘭布通之戰(zhàn)。查郎阿,襲世職兼佐領(lǐng),遷參領(lǐng)……”
另據(jù)《永吉縣志》載:“查郎阿,字松荘,姓納喇氏,隸鑲白旗,烏拉部長布顏第三子布三泰之四世孫也。曾祖章泰……祖查爾?!干魈亍舆~克遜(員外郎)、查克殫(舉人)……”
經(jīng)查,烏拉那拉氏第七世十六祖布顏(三任部主),傳六子:長布干(四任部主),次布爾喜,三布三泰,四布準,五吳三泰,六博克多。
八世三祖布三泰,傳三子:長常住,次胡里布,三庫洼。
在公元1607年農(nóng)歷三月間發(fā)生的那場“烏碣巖之戰(zhàn)”中,常住、胡里布兄弟二人,被雙雙俘擒,后被放歸烏拉部。因此,在公元1613年那場決戰(zhàn)中,二人心有余悸了!
九世一祖常住,傳三子:長查穆布(佐領(lǐng)、多羅額駙),次博爾伸(無嗣),三彰泰(襲世職云騎尉)。
十世三祖彰泰,傳四子:長扎爾海(襲佐領(lǐng)兼一等輕車都尉),次扎福塔(護軍校),三拉福塔,四拉圖渾(郎中兼佐領(lǐng))。
十一世一祖扎爾海,傳一子:色恩特(誥贈“光祿大夫”)。
十二世祖色恩特,傳一子:查郎阿。
十三祖查郎阿,傳二子:長邁拉遜(員外郎),次扎克殫(襲世職一等輕車都尉)。
史料上的章泰,就是《譜諜》上的彰泰。
史料上的查爾海,就是扎爾海。
史料上的色恩特,就是《譜諜》上的色恩特。
史料上的邁克遜,就是《譜諜》上的邁拉遜;
史料上的查克殫,就是史籍上的扎克殫。
以《那譜》為準,查郎阿是布三泰的五世孫,而不是四世孫。
再據(jù)《八旗文經(jīng)》載:“馬長?!仁罏闉趵块L,其高祖蘇伯?!格R期(輯)……查克殫……與族叔大盔山人馬長海,俱以詩名”。此說有誤。原因是:馬長海的先祖是哈達部部長,不是烏拉部部長。查克殫的先祖是烏拉部部長及烏拉部那拉氏人。哈達部在今遼寧省開原清河,烏拉部在今吉林省吉林市烏拉街,二者混為一談了!
查郎阿的家父色恩特,陣亡于清康熙年間(1662—1722)“烏蘭布通之役”。戰(zhàn)后,家父的世職殊勛,由獨生子查郎阿一人承襲,所以在一等輕車都尉兼佐領(lǐng)的基礎(chǔ)上,又因功升授了參領(lǐng)。
清雍正元年(1723),授吏部郎中。二年(1724),授侍郎,代理鑲黃旗滿洲都統(tǒng)。五年(1727),授吏部事務(wù)、左都御使。同年冬季,率兵進駐西藏。六年(1728),晉吏部尚書。七年(1729),回京城后,任代理川(四川)陜(陜西)總督兼西安(今陜西省西安市城)將軍,封太子太保。轉(zhuǎn)年(1730)入甘肅,總理西路軍。九年(1731),先官代理陜西總督,后官代理寧遠大將軍。十一年(1733),因擒賊古吉爾有功,雍正帝特賜他五言律詩一首,以此恭賀。十三年(1735),授文華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出任川陜總督。
清乾隆元年(1736),秉公執(zhí)法,將匿災營私的時任甘肅巡撫許容(漢人)撤職法辦。三年(1738),又查出肅州(今甘肅省酒泉市市城)道黃文煒、軍需道沈青崖二人,犯有貪污公款罪,巡撫劉於義犯有上述案件包屁罪,致使上述三人定罪法辦。與此同時,又奏請關(guān)于將西藏巴塘(今四川省巴塘縣)、理塘(今四川省理塘縣)兩地,劃歸成清朝內(nèi)地后,不得劃給達賴喇嘛管轄一事。這一年的農(nóng)歷七月間,被召回內(nèi)閣。轉(zhuǎn)年農(nóng)歷正月間,加封太子太保兼議政大臣。六年(1741),命赴吉林、黑龍江兩省從事清查開墾荒山荒地之欽差。十二年(1747)農(nóng)歷三月間,因病乞休。同年農(nóng)歷八月間,病逝。
次子扎克殫,字承齊,一字樹亭。乾隆六年(1741),中舉,因襲父職,后官知縣。
在《查郎阿傳》中,共載五人,他們之間是五代人的關(guān)系。在官位上,太子太保(從一品,文職)兼議政大臣(從一品,武職)一人,員外郎(文職、從五品)一人,知縣一人(正七品,文職)。
上一篇:父歸驍勇授世職 子襲父蔭殞陣中-烏拉街歷史文化
下一篇:人物春秋-烏拉街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