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士成
清朝愛國英雄、軍事謀略人物。字功亭,安徽合肥人。初以武童投效袁甲三軍營,不久改隸淮軍劉銘傳郡,先后參與鎮壓太平軍和捻軍,并累升至記名總兵。自中法戰爭起,屢屢率軍抗敵,成為晚清多次抗擊外敵入侵的愛國名將。(1)赴臺抗法。1884年,法國發動了旨在吞并越南和侵略中國的戰爭,法國派艦隊進攻臺灣和我國東南沿海。10月初,法軍攻占基隆,臺灣形勢十分危急。守將劉銘傳求援,但北洋陸軍中的淮軍將領互相推諉,不敢前往,只有總兵聶士成挺身而出,主動請戰。獲準后,即率官兵850人赴臺參加抗法戰爭,把侵略者逐出基隆,為保衛祖國領土完整作出了重要貢獻。(2)成歡抗戰。1894年7月25日,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船,中日戰爭一觸即發。此時聶士成與直隸提督葉志超率清軍2400多人正在朝鮮的牙山。長于謀略的聶士成,根據日軍勢眾,清軍兵少、地形不利于防守的情況,建議葉志超主動將部隊撤離牙山,轉移至公州,并相機襲擊日軍。他的建議被采納,遂率領5營清軍占領成歡。7月28日,聶士成得知日軍來犯的情報后,即利用地形,部署伏擊日軍。當日軍進入伏擊地域,清軍連發槍急射,彈丸如雨,給日軍以沉重打擊。(3)摩天嶺阻擊戰。1894年8月1日,中日政府正式宣戰。9月,清軍在平壤戰敗后撤回國內。10月24日,日軍突破鴨綠江防線,聶士成部2000多人在虎山、栗子園阻擊日軍,給敵以一定殺傷后主動撤退。26日,聶士成部奉命堅守摩天嶺。聶士成面對數倍之敵的進攻,堅定沉著,巧妙布陣,重重埋伏,步步設防。當日軍進攻時,不與接仗;當日軍兵力分散好打時,即抓住戰機,以奇兵將其殲滅。日軍莫測虛實,不敢貿然進攻。就這樣同敵周旋了十幾個晝夜,牢牢守住了摩天嶺。11月26日,乘敵不備,聶士成親率百余騎,偷襲敵軍,正在睡夢中的敵人亂成一團,倉惶逃命。聶士成乘勝追擊,奪回連山關。后又收復分水嶺,并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迫使日軍不敢輕舉妄動,始終未能越摩天嶺防線一步。
上一篇:耿弇
下一篇:自我檢查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