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
中國近代杰出的民族英雄、政治家和謀略家。字元撫,號少穆、石麟,晚年又號村老人。少時聰明、機靈,勤于讀書,13歲即入福建最高學府鰲峰書院學習,20歲中舉人。1806年被廈門海防同知房永清聘為書記(文書)開始踏上社會實踐。1811年考中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開始躋身官場。林則徐很重視興修水利,曾任江南道監察御史、東河河道總督。1837年升任江蘇巡撫,兩江總督兼兩淮鹽政。他積極革除弊政,出色地處理了清代財政經濟中極為棘手的錢漕,災賑、水利、鹽政、貨幣等事務。而且在實際上處理了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有關的經濟事務。初步展示了在政治、經濟工作方面的才能和領導藝術。道光十七年(1837)接任湖廣總督,掌管湖北、湖南軍政大權。他注意到鴉片泛濫對地主武裝的腐蝕,提出嚴禁營兵吸食鴉片,規定營兵吸食鴉片者,除將兵丁革退重辦外,該兵丁上司當一并斥革嚴懲。他還向民間推廣除癮良方。號召鴉片吸食者戒煙。因其堅決主張禁煙,使當時名符其實的禁煙運動率先在湖廣地區全面展開,而且收到較好效果。林則徐認為禁煙的重點應從重治吸食轉移到斷絕鴉片來源上,立即轉向反抗外國侵略上。這些行動和思想使他成為當時朝野禁煙兩派中的禁煙派主將。道光十九年(1839)他被授以欽差大臣,到廣東查禁鴉片走私活動。在有關部門和人員支持下,沖破種種阻力,于虎門銷煙。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兇焰。同時,為掃蕩廣東鴉片流毒,他還刊刻了《禁煙章程十條》和各種斷癮藥方。虎門銷煙,引起帝國主義不滿,并發動了戰爭。林則徐對此早有準備,切實加強了戰備。迫使英軍不敢在虎門、珠江等地登陸而北上。但由于內外壓力、清政府還是把他革職。此后,他到浙江軍營去協辦海防事務,不久,充軍伊犁,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陜甘總督,第二年改任云貴總督。1849年因病辭職閩養病。道光三十八年(1859)病死于前往鎮壓農民起義途中。其間,林則徐認真考察研究過俄國,并寫出《俄羅斯國紀要》一書,最早敲響“俄患”警鐘。林則徐生活在中國封建社會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的動蕩時期。面對搖搖欲墜的清政府,他主張興利除弊,改革內政;積極參加并領導禁煙運動和抗英斗爭,站在反侵略斗爭第一線;認真研究外國,學習外國人的長技。他不愧為一位有見識的地主階級政治家、近代中國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先驅,同時在其政治、軍事等活動中還表出出色的謀略思想,斗爭藝術。
上一篇:楊虎城
下一篇: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