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騎論
論騎兵作戰方法。《六韜》犬韜篇中的一個重要謀略思想。呂尚認為,運用騎兵作戰應掌握制勝戰機和致敗之地。所謂制勝戰機:一是敵人初至,陣形未定,前后不相聯系,我騎兵即沖擊其前騎,或襲攻其左右。敵人必將驚惶潰亂而敗走。二是敵人陣形堅固,士氣旺盛。我騎兵圍而攻之。此時我宜利用騎兵之機動,作輪番交戰之進攻。時而變更旌旗,更換服裝,以示部隊之眾多。馳沖疾如閃電,殺聲喧似暴雷,塵土飛場,天日昏暗。敵人雖眾其心必動搖其陣可克。三是敵人陣形不整,士氣低落。我騎兵攻其前后,襲其左右,包圍其兩翼而擊之,敵人必心懷恐懼而致敗。四是時際日暮,敵人急欲歸回營地,軍心慌亂。此時我騎兵翼攻其兩旁,沖擊其后隊,一面派遺一部繞越其前頭,堵塞其營壘之入口,則敵人必敗。五是若敵人所處之地,無險阻可以拒守,我騎兵應深入長驅,斷其糧道。敵必致饑餓而敗亡。六是若敵所處之地,平曠而無險阻,我騎兵可直攻擊之,敵必亂而敗逃。七是在敵亂奔時,我騎兵或翼攻其前后,或沖擊其左右,則其將可擒。八是敵人日暮歸返營壘,士兵眾多,歸心甚急,其行陣必亂。此時我騎兵以十騎為一隊,百騎為一群;戰車五乘為一隊,十車為一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襲擊其兩旁,或攻擊其前后。所謂致敗之地:一是以騎兵攻敵,而不能沖破其陣。敵人佯敗而退,以車騎繞擊我后,此騎兵之敗地。二是我騎兵追擊敗退之敵,逾越險阻之地,長驅不止,敵人伏我兩旁,又斷絕我后方。此為騎兵之圍地。三是地形上,可前進而不能后退,可進而無法突出,陷于天井之中,困于地穴之內,此為騎兵之死地。四是地形上,進路甚為狹隘,出路甚為迂遠。是困于隘道之中,敵人可以寡弱兵力,擊我強大兵力,此為騎兵覆沒之地。五是地形上,有大洞深谷,樹林茂密,灌木叢生,騎兵難以活動之地,此為騎兵困竭之地。六是地形上,左右有深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我三軍與敵戰于兩水之間,敵人占有內外之地利,此為騎兵艱苦之地。七是敵人斷絕我之后路。我有前進之路,而無后退返之道,此為騎兵窘困之地。八是地形上,上卑濕,沼澤泥濘,騎兵難于活動,此為騎兵勞累之地。九是地形上,左有深溝,右有坑阜之險,但外表高下如平地,此為進退誘敵之良好地形。騎兵在此種地形作戰,易于中伏,此為騎兵之陷地。
上一篇:恩格斯
下一篇:戴高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