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蘭麥生平簡介,克蘭麥歷史評價,克蘭麥怎么死的?
托馬斯·克蘭麥(ThomasCr-anmer,1489—1556),英國都鐸王朝時期著名教士,英國改革教會的首任坎特伯雷大主教。他對英國教會的教義、教規和儀式等方面的改革,為英國國教奠定了基礎。
克蘭麥于1489年7月2日出生在英國諾丁漢郡的艾斯萊克頓。其父托馬斯·克蘭麥薄有資產,屬于鄉紳的下層。他先在鄉間讀書,1503年進入劍橋大學學習,1510或1511年被選進耶穌學院從事神學研究,1523年受任圣職,不久獲神學博士學位,經過20多年在劍橋大學的刻苦研究,成為當時杰出的神學家。
他在劍橋大學的生活中,不僅在學業上取得成就,而且在思想上也發生變化。那時,新思潮廣泛傳播。1511年,著名的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莫曾訪問過劍橋大學。無疑,克蘭麥受到了人文主義的熏陶。德國宗教改革開始后,大約從1520年起,克蘭麥就和一些傾向教會改革的人經常在白馬酒肆聚合,討論因路德發動宗教改革而引起的神學和教會學問題。由于他們的思想傾向新教,這爿白馬酒肆也被人們稱作“小德意志”。
克蘭麥在這一思想基礎上,對神學和教父學繼續深入研究。他逐漸拋棄了對經院哲學和天主教的信仰,并孕育了反對教皇干預英國宗教事務的思想。
1529年,克蘭麥有機會見到英王亨利八世。當時亨利已將與王后凱瑟琳離婚案件上訴教皇,但教皇遲遲不予批準。克蘭麥提出國王自身有權加以解決,毋須乞求教皇的同意,亨利八世予以采納,并令克蘭麥擯除其它事務,專門為他撰寫宣傳文章進行辯護。論文寫成后,在牛津和劍橋大學宣讀,獲得贊同。1530年,亨利八世命他出使羅馬,1532年又命他出任駐德國大使,要他與路德派諸侯建立聯系。他在紐倫堡與傾向路德派的神父安瑞斯·歐西安德相識,經常一起討論宗教問題。克蘭麥深受啟發,思想更加傾向改革。他還不顧教會要求教士獨身的約束,同歐西安德的侄女瑪格麗特秘密結婚。
此時,英國宗教改革運動已經自上而下地展開。執政的托馬斯·克倫威爾正積極籌劃與羅馬教廷決裂。克蘭麥從德國調回后,于1533年3月受任為坎特伯雷大主教。這一職務在英國同羅馬教廷斷絕關系后,成為英國教會中最高的神職。克蘭麥在這個職位上歷經亨利八世和愛德華六世兩朝,前后達20年之久。他批準亨利八世與凱瑟琳離婚和與安娜·波琳結婚,參與推進英國宗教改革運動;并以其精深的神學理論為基礎,參照新教各派的要義,發表了一系列改革教會的主張和著述,為英國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
克蘭麥主張基督徒的宗教信仰應以圣經為依據,教會使用基督徒所不懂的拉丁文圣經是違背基督原意的,英國的基督徒應該有英文圣經。為此,克蘭麥在托馬斯·克倫威爾密切合作下,經過幾年的努力,以丁達爾和考維達爾所譯的兩種英文圣經為底本,經過修改,于1538年以亨利八世的名義出版,稱作“大圣經”,通令全國教堂使用。此后,人們可以依照自己的認識去理解圣經,從而解放了思想,使宗教改革深入人心。
克蘭麥認為教皇無權統治英國的教會。因為在早期基督教時期,羅馬教皇僅僅是羅馬教區的主教,是許多分散在各地的主教中的一員。這些主教都享有“父親”(教皇pope一詞,源于希臘文pappas,拉丁文papa,原意為父親)的稱號,都秉承基督的意愿在各地傳教。認為羅馬主教作為圣徒彼得的繼承人,獨享教皇的稱號,凌駕于各主教之上,有權統治各國教會的說法,純屬為教皇擅權作辯護的謊言,所以教皇無權統治英國教會。根據圣經,英國君主才是英國教會的最高首領。英國君主是上帝在地上的代理人,是基督在地上的代表,他統治英國和英國教會的權力是上帝授予的,教皇無權提出異議。
克蘭麥反對天主教的化體說。化體說宣揚,在圣餐禮時,盡管基督徒所領的酒和面餅在形式上沒有改變,但舉行儀式后,基督的血化作酒,基督的肉化作面餅。他對這一說法詳加批駁:假如此說真能成立,那么教皇規定俗人只能領取面餅而無權領酒,就是說使參加圣餐禮的俗人只領取到一半圣餐,因之不能得救。假如此說真能成立,那么基督就應有兩個軀體,一個在天堂拯救信徒,一個在地上化作圣餐,這違背了圣經。假如此說真能成立,基督的軀體必須是無限之大或無限之多,才能化作所有基督徒所領的圣餐,這也是荒謬的說法。克蘭麥認為:基督只有一個軀體,而且具有人體的形狀和大小。領取圣餐時,基督的精神注入了人的軀體和心靈。人只要信仰基督,基督的精神就和他永不分離。但基督的精神不能注入邪惡之人的軀體和心靈,因為基督不能處于魔鬼所在的地方。換言之,他認為圣餐并非基督的血肉化成,舉行圣餐禮是對基督的追念。只要信仰基督,就能得救。
克蘭麥反對設立祭壇、崇拜偶像和巡禮圣地。他認為除上帝之外,圣母、圣徒都不在崇拜之列。他主張教士結婚,并且身體力行。他更主張用英語做禮拜。他所有的宗教主張都分別反映在他所修改和擬定的文件中,如《十信條》、《連禱文》、《主教書》、《布道書》、《第一祈禱書》、《第二祈禱書》和《四十二信條》等。他愈到晚年,所擬定的文件就愈接近新教。這些文件發布各地,推動了英國的宗教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如情文并茂的《連禱文》不僅流行一時,而且沿用至今。他也曾試圖修改英國教會的教規,已擬出草稿,但因瑪麗女王復辟了天主教,失去了實行的機會。克蘭麥在20年中,竭誠擘劃,奮力著述,為英國國教奠定了基礎,為英國宗教改革作出了貢獻。
1553年都鐸瑪麗女王即位后,把克蘭麥投入監獄。女王對克蘭麥懷有宿怨。他曾宣布女王之母凱瑟琳與亨利八世的婚姻無效。在瑪麗登位之前,他曾在擁立只登位九天便被瑪麗推翻的女王珍·葛雷的文件上簽過名(雖然是被迫簽署的)。但是瑪麗此時要處治他,卻主要出于宗教問題的考慮。
瑪麗女王自即位之日起,就下定決心恢復天主教。她打算利用克蘭麥在英國教會方面的地位和影響,強迫他放棄自己的宗教信仰,公開悔過,然后再處以火刑,以達到打擊新教的目的。因此,在被監禁的兩年多時間里,他遭到嚴酷的審訊,并在1555年10月被押到火刑場親眼目睹他的戰友拉替麥和里德利受火刑的慘狀。堅深的信仰使他在刑訊面前據理力爭,捍衛自己的觀點,但他在政治方面所持的信條卻成了致命的弱點。他一貫主張凡屬國王或議會所發布的決定,一切臣民必須遵守。在長期囚禁和威逼利誘的處境下,年邁體衰的克蘭麥終于服從了女王復辟舊教的決定,寫下了放棄原來信仰的悔過書。
但克蘭麥的宗教信仰是在幾十年里形成的,他深信他的宗教信仰符合基督的教義。現在,是服從女王的信仰,還是服從基督的教義?這兩個問題在他交出悔過書之后,重新擺在他的面前。經過許多天的思想斗爭,1556年3月21日,他在火刑場上慷慨陳辭:“不管是上天接納我,還是地獄吞噬我,今天,我要當眾表明我真心的信仰!”他重申反對教皇,反對化體說,反對教皇反基督的教義;并說,我的右手寫過放棄我真心信仰的悔過書,因此它將先受懲罰。他將右手伸向烈火,一動也不動地把它燒毀,然后身受火刑死去。
瑪麗女王和復辟教會原來指望利用克蘭麥臨終前的悔過詞來打擊新教,卻不料他不但對自己的悔過加以否認,而且為新教主張重做宣傳。克蘭麥臨刑前的言行鼓舞了英國新教徒的勇氣,也清洗了自己身上的污點。
本文由謀略學網整理發布,若轉載本篇文章,請保留本文出處與鏈接。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mouluexue.com/renwuzhi/2020051665.html
上一篇:克倫威爾生平簡介,克倫威爾歷史評價,克倫威爾怎么死的?
下一篇:克列孟梭生平簡介,克列孟梭歷史評價,克列孟梭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