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宗孛兒只斤和世?
在蒙元歷史上,決定最高統治權力遞嬗的主要因素,與其說是中國封建王朝傳統的嫡長子繼承制或蒙古族幼子守爐灶的習慣,倒不如說是前帝的遺命和其自身的力量。窩闊臺并非太祖的長子,而太祖在世時便確定了他為汗位的繼承人; 定宗貴由死后,皇后海迷失曾以太宗遺命為借口,企圖立太宗皇孫失烈門為汗,但拖雷系的蒙哥卻在其母后唆魯火帖尼和以拔都為首的宗王、大臣的支持下登上了汗位; 世祖忽必烈則更是以強大軍事力量擊敗其幼弟阿里不哥后才如愿以償的。 明宗和世?的坎坷歷程, 就再一次暴露了蒙元宮廷內部圍繞著最高統治權力的歸屬所展開的險惡的政治斗爭。事隔六百多年,我們仿佛仍然能嗅到當時的血腥氣味。
和世?的父親孛兒只斤海山是元成宗鐵穆耳的哥哥答剌麻八剌的長子,成宗時期,因鎮守漠北,平定海都叛亂有功,太德八年(1304),海山受封為懷寧王。成宗死后,海山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到大都監國,遂迎立海山繼承了帝位。由于海山的即位同其弟弟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因此,武宗海山即位之初便立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作為帝位的繼承人。同時,兄弟倆之間曾達成協議,兄終弟及、叔侄相承,即在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死后, 由武宗海山的長子和世?繼承大統。 然而, 仁宗即位之后, 卻一改初衷。
仁宗延祐三年 (1316) 春,元廷議立皇太子。當時右丞相鐵木迭兒為諂媚仁宗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建議立仁宗之嫡子碩德八剌為皇太子。此時,仁宗早將同其兄海山的約定忘之腦后, 便順水推舟,封武宗子和世?為周王, 出鎮云南。從此, 在其后代的關系中便產生了深深的裂痕。
和世?被封為周王后,便踏上了出鎮云南的遙途。但是,這時的和世?已經是十六、七歲的小伙子了,他不愿受其叔父的指使,而對他叔父背叛約定心存憤懣。同年十一月,和世?走到陜西時便停止不前, 他召集親信大臣禿忽魯、 尚家奴、孛羅以及其父的舊臣釐日、沙不丁、哈八兒禿等皆來聚會。會上,翰林侍講學士教化首先鼓動說:“天下是我們武宗皇帝的天下, 咱們的主子和世?出鎮云南的事,本來不是當今皇帝的意思, 不過是宮廷中那些逐利之徒離間罷了。我認為最好是把其中陰謀告訴行省,讓他們報告給朝廷,也許可能杜塞離間。否則,更壞的事還在后頭呢!”教化的發言就象熱油鍋里撤進了一把鹽,頓時引起了與會大臣的強烈反響。和世?看到群情激昂,便試圖趁機兵取潼關,作為立足之地。當時,任陜西行省丞相的阿思罕,曾經是朝廷太師,因遭鐵木迭兒的排擠,被貶出朝廷, 因此一直尋機報復。 當教化帶著和世?的密令來到行省丞相府時,兩人一拍即合,遂與平章政事塔察兒,行臺御史大夫脫里伯、中丞脫歡等舉兵響應。但是不久塔察兒、脫歡便背叛約定,在河中襲殺了阿思罕、教化。和世?被迫繼續西行,到達了金山之北。西北諸王察阿臺等本來同中央政權的關系就比較疏遠,此時便都率眾來附。 這樣, 和世?便在西北地區立穩了腳跟, 積蓄力量, 靜以待變。
天歷元年(1328) 七月,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病死上都,丞相倒剌沙專權自用,過了一個多月仍不立新君,致使朝野上下議論紛紛。當時負責留守大都的是簽樞密院事燕鐵木兒,當初海山鎮守漠北時,燕鐵木兒只不過是個宿衛兵士,但因力大并聰穎受到了海山的寵愛。海山即位后,著意提拔燕鐵木兒,遂使他平步青云。對于海山的恩情,燕鐵木兒一直銘刻在心,尋機圖報。眼看泰定帝死后,國內無君,燕鐵木兒認為時機成熟。八月份的一天黎明,大都群臣突然接到通知,急忙趕到興圣宮中,但是,等待他們的卻是一大群手持刀槍的武士。燕鐵木兒對眾人說:“武宗海山有兩個兒子,個個孝友仁義,天下人都愛戴他們。現在國家無君,我建議立他們中的一個為帝。敢不順從者,休想再從這個大門平安地出去。”懾于威力,大多數人趕忙表示擁護,而不識時務的中書左丞朵朵、參知政事王士熙等遂鐺鎯入獄。 燕鐵木兒控制了大都局勢。 但是, 當時和世?遠在西北沙漠, 燕鐵木兒怕日久生變, 遂遣使至江陵去迎和世?的弟弟懷王圖帖睦爾。 同時, 為了安定民心, 又聲稱已遣使北迎周王和世?。 不久又矯稱和世?使者已到, 周王同諸王不久就會到達。但是,對于燕鐵木兒來說,立誰為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因擁立恩人武宗海山的兒子而受到好評,并能確立其顯赫的地位。因而,當懷王圖帖睦爾匆匆忙忙地趕到大都后,燕鐵木兒即以危難之際不正大位不足以維系人心為由,請圖帖睦爾速承大統。圖帖睦爾假惺惺地說:“我的哥哥還在北方,論年齡和才德,應該由他繼承皇位才對呀。”燕鐵木兒繼續勸他說: “人心的向背不是什么一成不變的,一旦失去,后悔也來不及了。”
其實,面對誘人的皇位,圖帖睦爾豈有不動心之理,不過是故作姿態罷了。“如果真是萬不得已的話,我就先維持幾天局面吧。”——這恐怕才是他的真心話。9月份,在燕鐵木兒等擁立下,懷王圖帖睦爾終于忸忸怩怩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這就是文宗。坐在柔軟的皇位上,圖帖睦爾仍不忘表白一下:“當皇帝本不是我的心愿,大哥一旦到來,就讓他統治天下吧。”然而,事情還不到一年,圖帖睦爾就自己打了自己一個大嘴巴。
就在圖帖睦爾在大都稱帝之際,在上都的丞相倒刺沙亦擁立泰定帝的幼子、年僅9歲的阿速吉八為帝,并派王禪率軍南下征討,破居庸關,進兵大都。大都方面派燕鐵木兒同其弟撒敦、子唐其勢等率軍迎戰。幾經激戰,倒剌沙軍敗北。十月,在大都方面軍的進逼下,倒刺沙被迫投降,后被處死。天順帝阿速吉八不知所終。上都、大都重又恢復了聯系。
倒刺沙的軍事進攻失敗后, 國內的形勢穩定下來。 這時正在漠北的和世?便在諸王的勸說下南還京師,舊臣孛羅、尚家奴、哈八兒禿等一路隨從,諸王察阿臺、沿邊元帥朵烈捏、 萬戶買驢等率師扈行。 和世?所到之處, 諸王、 舊臣爭先迎謁, 顯示出強大的號召力。
面對和世?強大的攻勢, 圖帖睦爾不得不以退為進, 天歷二年 (1329) 正月, 遣使撒迪勸進。 于是和世?便在和林之北登基稱帝了。
和世?一登皇位, 馬上顯示出長兄和皇帝的凌人之勢。遣返文宗圖帖睦爾的使臣撒迪等,并以教訓的口吻對他們說:“我的弟弟原來頗為喜愛讀史書,近來沒有停下吧?要知道在處理政事之余,應當和賢士大夫們打成一片,細細領悟史籍的要旨,這樣才能了解古今治亂興衰的道理啊! 你們回去后,請把我的意思告訴他。”
但是, 一山豈容二虎? 圖帖睦爾與和世?之間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權力之爭。天歷二年 (1329) 二月,圖帖睦爾即在大都成立了奎章閣學士院。并擅自拜官除職,然后又裝模作樣地派使奏請和世?。 木已成舟,和世?只得同意, 并假意對前來奉皇帝璽的圖帖睦爾親信大臣燕鐵木爾說:“凡是我弟弟任命的京師官吏,一律不要更改,你把我的意見轉告他吧。”然而, 這哪里是和世?的真心話呢?天歷二年 (1329) 四月, 和世?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奪回權力的行動,任命武宗舊臣哈八兒禿為中書平章政事,前中書平章政事伯帖木兒為知樞密院事,常侍孛羅為御史大夫。不久,又設立行樞密院,命昭武王、知樞密院事火沙領行樞密院事,賽帖木兒、買奴并同知行樞密院事。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乃元代中央三大要害部門,分別負責政務、軍隊和監察。正如和世?自己所說:“天下國家,就象一個人的身體,中書省、樞密院就是左右手啊。至于中書省、樞密院出了毛病,不用御史臺檢查一下怎么能行呢?”可見,和世?是深知其中利害的。在確立了中央權力的同時, 和世?又把目光轉向了地方, 任命怯來、 只兒哈郎并為甘肅行省平章政事,忽剌臺為浙江行省平章政事,那海為嶺北行省平章政事。5月,又選用潛邸舊臣及扈從士,受制命的有85人,六品以下的26人。這一行動又嚴重地動搖了文宗在地方上的勢力范圍。 與此同時, 和世?從2月份開始向南進發, 逼近大都。
面對和世?咄咄逼人的姿態, 圖帖睦爾自知難以直接對抗, 表面上謙恭退讓, 屢次遣使北迎和世?, 并遣使請和世?對一些重大問題進行裁定, 以麻痹和世?。 但是, 在謙恭嘴臉的掩護下,一場陰謀正在悄悄地醞釀著。
天歷二年 (1329) 八月, 和世?率眾南下, 到達了上都附近的王忽察都, 北上迎接明宗的圖帖睦爾遂鋌而走險。 此時, 和世?已完全喪失了應有的警惕性, 被圖帖睦爾及其黨徒燕鐵木兒用毒藥害死在宴席上。一場表面平靜實則險惡的帝位之爭就這樣結束了。
和世?在位僅8個月,終年30歲,死后葬于起輦谷中。謚號翼獻景孝皇帝,廟號明宗。
上一篇:明元帝拓跋嗣
下一篇:明宗李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