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弼實
文登人。唐景福二年(893) 以前進士。據光緒本 《文登縣志》載,唐景福二年建皈敬石幢,幢八面,東南兩面刻記官紳題名,自文登令以下主簿、縣尉、司衙司、司功司、差料司、司戶司、司倉、司法、司士、兩稅,皆列名,文登縣唐代職官紳耆可考者,賴此一幢; 其余六面刻佛經,西面刻字剝蝕,余皆完好。皈敬大師為蓮花院主持方丈。時,蓮花院在城東北一里,建置無考。皈敬石幢毀于20世紀60年代“四清運動”后期。皈敬石幢文為進士何弼實所撰。因史料所限,何弼實其他情況失考。
附: 何弼實《皈敬石幢》
仙師俗姓張氏,法諱皈敬,當邑人,即靈塔大師上足[1]也。幼歸釋氏,長參玄[2]宗,一言合道,便契真理。掛錫昆峰[3],久歷星歲,近廁[4]茲院,未更歲馀,疾恙漸縈,即赴魔請[5],付屬斯在,遷神凈方。春秋有七,去景福之首,五月九日已歸大寂。門人全意等,以絕粒齋心[6]、香花供養,素服三載,禮之如存。遂舍茲所有,建彼尊勝幢焉。于是召良匠,鑿嘉山,穿厚地而取奇石,剪長林而取珍材,役百千人功,計半一之歲,莫不金椎連擊,鋼鏨雙沖,玉屑迸飛,石火電耀。吐蓮花之仰覆,垂瓔珞之縱橫。瑞氣祥云,若盤龍之偃蹇[7];懸針垂露[8],似返鵲之遨翔。一軸真文[9],橫鋪八面。以日計時,功圓既就。乃卜縣之艮[10]位,置院之坤[11]宮。地連溟渤,勢接昆巖。四山如華日之形,萬象帶含春之景。坐中秀氣,視遠近之江山; 枕上泉聲,聽曉夜之流水。奇希無憂之所,仿佛極樂之場。可安尊勝之文,可置不朽之跡。伏恐陵遷谷變,渤澥成塵,若不鏤石如斯,何表將來之記? 景福二年。
【注釋】
[1] 上足: 高徒。
[2] 參玄: 即參禪。佛教禪宗的修持方法。有游訪問禪、參究禪理、打坐禪思等形式。
[3] 掛錫昆峰: 昆峰,指皈敬和尚住的昆崳山 (寺廟中) 。掛錫,懸掛錫杖。僧人遠出,必掛錫杖,至室內,不得著地,必掛于壁牙上。故僧人游方曰“飛錫”,止宿稱“掛錫”。
[4] 廁: 置,置身。
[5] 赴魔請: 參加魔鬼的宴請。喻死去。
[6] 絕粒齋心: 絕粒,猶絕食; 齋心,清心寡欲。
[7] 偃蹇: 天矯貌。形容盤龍的回翔靈活。
[8] 懸針垂露: 書法中稱豎劃的名稱。凡豎劃下端出鋒的,其鋒如出針之懸,故稱“懸針”; 若垂而復縮,謂之“垂露”。
[9] 真文: 佛道所指經文、符箓等。
[10] 艮: 方位名,指東北。
[11] 坤: 方位名,指西南。
上一篇:于鵬翰
下一篇:何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