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竹石》原文|注釋|賞析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①。
·注 釋
①爾:你。
·導讀入境
鄭板橋,他生性正直倔強,同情勞動人民,不畏達官權(quán)貴。早年在山東濰縣做知縣時,他就曾在一幅送給山東巡撫的竹畫上題過這樣四句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從中即反映出關(guān)心民生疾苦,愿意為老百姓做些好事的進步思想。任職期間,遇到災荒年頭,他為民請命,力爭賑濟。所請不獲允,便毅然拂袖而歸。晚年他寄居揚州,生計艱難,靠寫字作畫糊口。由此可見,他的性格如何倔強不屈,請看詩人筆下的竹子:
它緊緊地咬定青山,毫不放松。滿山竹林,高高聳立;秋風瑟瑟,依舊筆直挺立,是因為它原本就扎根在巖石的縫隙當中。竹子生長的環(huán)境多么險惡,而它的生命力又多么頑強。狂風暴雨沒有吹垮它,沖毀它。它經(jīng)歷過自然界的千磨萬擊而更加堅韌,生命力更加強盛。任憑你來自東南西北的狂風,它卻巋然不動。
·賞 析
回味此詩,詩人通過對竹子性格的描寫來表現(xiàn)自己堅韌不屈的品格。
這首詩語言十分通俗曉暢,但它的意義卻非常深刻。詩歌描寫的是竹子,贊頌的卻是人。寫竹子“堅勁”,也就是寫人的堅韌勁拔。詩中以屹立的青山、堅硬的巖石為背景和基礎,說竹子“咬定青山”表現(xiàn)出竹的認準目標絕不放棄的執(zhí)著精神。“立根”于“破巖”,經(jīng)得起“千磨萬擊”,受得住四面狂風,即象征著一個人不怕生活中和社會上的種種艱辛和排擠打擊。通過詠竹,塑造了一個不屈不撓、傲然挺立的精神強者形象。借詠竹來表現(xiàn)自己的耿直與剛正不阿,不愧為一首詠物好詩。
·思考題
鄭板橋另一首題畫竹詩“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請根據(jù)《竹石》一詩的分析,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看法。
上一篇:于謙《石灰吟》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袁枚《雞》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