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東陽》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梁書·沈約傳》:“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為寧朔將軍、東陽太守?!庇?,參見“沈瘦”條。
【釋義】南朝梁沈約,曾任東陽太守,人稱“沈東陽”。因他曾說自己:“革帶常應移孔”,因而元曲中常將他比喻瘦人;又因他有文才,也將他比喻多才的人。
【例句】不想這病維摩入定參禪早,誰想你是個瘦阿難結果收因好,不想你個沈東陽削發為僧了。(鄭廷玉雜劇《布袋和尚忍字記》第一折〔寄生草〕)劉均佐唱詞,他見布袋和尚肥胖,便諷刺他“肚量小”是個瘦和尚,不肯給齋飯,其實是怕他吃得太多。沈東陽比喻瘦子。
上一篇:元曲典故《汝陽王》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沈瘦》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