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張十一功曹
山凈江空水見沙,
哀猿啼處兩三家。
筼筜競長纖纖筍,
躑躅閑開艷艷花。
【前解】
通解,只寫后解中之“炎瘴”二字也。夫山曰“凈”,江曰“空”,水曰“見沙”,則是天地肅清,明是秋冬時候也;而筍猶“競長”,花猶艷開如此,此其炎瘴為何如者?又妙于三句中間,輕輕再放“哀猿啼處兩三家”之七字。“兩三家”之為言無可與語,以預(yù)襯后之“君”字也。“哀猿啼”之為言不可入耳,以預(yù)襯后之“詩”字也。真異樣機杼也。
未報恩波知死所,
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詩罷看雙鬢,
斗覺霜毛一半加。
【后解】
畏瘴者,畏死也。夫死非君子之所畏也,然而死又有所,如非死之所而遽死,是又非君子之所出也。昨先生作示侄詩,乃敕其收骨瘴江,此豈非以君命至瘴江,即瘴江是死所哉。今日得張十一詩,始悟君自命至瘴江,君初不命我死。夫以臣罪當(dāng)誅,而終不命死,即此便是君之至恩,便是臣所必報;而萬一以炎方不服之故,而溘然果死江邊,將竟置君恩于何地?竟以此死為塞責(zé)耶?吟罷看鬢而斗駭霜毛,真乃有時鴻毛,有時泰山也。
上一篇:金圣嘆《竇朗州見示與澧州元郎中早秋贈作命同答》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籌筆驛》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