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春日幸望春宮
東望望春春可憐,
更逢晴日柳含煙。
宮中下見南山盡,
城上平臨北斗懸。
【前解】
七字中,凡下二“望”字,二“春”字,此比沈《龍池》,卻是又一樣迭字法,想來唐人每欲以此為能也。“更逢晴日”四字,妙!亦只是尋常欣快,寫來卻異樣踴躍。三、四,“下見南山”“平臨北斗”,則正承此“更逢晴日”也。言是日無遐不覽,無微不盡。圣人睹物,大明中天,其氣象有如此者,皆是是日晴日之為也。[三、四,“下見南山”“平臨北斗”,正緊承二之“更逢晴日”,以極寫望春宮之“望”字,乃見俗儒舊解,俱欲作“高”字釋,夫“高”即與詩有何涉乎。]
細草偏承回輦處,
飛花故落舞觴前。
宸游對此歡無極,
鳥弄歌聲雜管弦。
【后解】
后解,則只寫“宸游對此”四字也。細草不必承回輦,而此必寫偏承回輦。飛花不必落舞觴,而此必寫故落舞觴者。此非細草新花,必欲媚茲一人,正是天容茂對,實許群情畢達也。如此則天既愛物,物敢違天!鳥雜管弦,真至誠能盡物性,可以贊化育矣。
上一篇:金圣嘆《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