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崔中丞過盧少府郊居
寓居湘岸西無鄰,
世網難嬰每自珍。
蒔藥閑庭延國老,
開樽虛室值賢人。
【前解】
題是從崔過盧,詩卻云四面無鄰,然則從崔,崔自何來?過盧,盧又何住耶?反復讀之,不得其說。一日,忽然有悟:此詩乃是特寫出門,今在上解,則先極寫其斷斷不宜出門也。夫先生之來南也,只為嬰世網故也。以嬰世網之故,而直至于來南,而今又容易出門,則一何其不能自珍之至于斯也!是故,自到貶所,所卜之居,必欲四面無鄰,自令此身,欲從則無所從,欲過則無所過,以庶幾得脫免于世網之外焉。三、四,忽插一國老、一賢人,又妙!初然觸眼,斗地驚心。此二閑客,緣何得闖?反復認之,而后知并是先生妙文寓意。蓋言參苓補瀉,皆有專性,莫如國老,一味和光;圣人之清,漁父切譏,莫如哺糟,玄同無外。此便是避世網人心頭獨得之秘訣,而先生一口遂自說出也。
泉回淺石依高柳,
徑轉垂藤間綠筠。
聞道偏為五禽戲,
出門鷗鳥更相親。
【后解】
此下解,方寫是日出門。五、六,是寫從崔過盧一路閑景。七、八,是寫崔與盧之人也。“依高柳”,想盡二子蕭疏;“間綠筠”,想盡二子精挺。然則亦不必至七、八始寫二子,而又必用七、八再寫之者,先生之于世間,真乃不能一朝又與居矣。必也鳥獸差可同群,今聞二子略去衣冠,人同牛馬,此則正是世網以外,自珍尤獨至者,我雖開關破戒,力疾走訪,想于前誓,固不相妨也。
上一篇:金圣嘆《從軍后寄山中友人》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冬夜陪丘侍御聽崔校書彈琴》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