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
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
一片降旗出石頭。
【前解】
前解,先寫金陵古。后解,獨寫懷。○王濬下益州,只加“樓船”二字,便覺聲勢之甚。所以寫王濬必要聲勢之甚者,正欲反襯金陵慘阻之甚也。從來甲子興亡,必有如此相形,正是眼看不得。“黯然收”,“收”字妙,更不多費筆墨。而當時面縛出降,更無半策,氣色如畫。三、四,鐵鎖沉江底,降旗出石頭,此即詳寫“黯然收”三字也。看他又加“千尋”字、“一片”字,寫前日鎖江,鎖得盡情,此日降晉,又降得盡情,以為一笑也。
人世幾回傷往事,
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
故壘蕭蕭蘆荻秋。
【后解】
看他如此轉筆,于律詩中,真為象王回身,非驢所擬。而又隨手插得“幾回”二字,便見此后興亡,亦不止孫皓一番,直將六朝紛紛,曾不足當其一嘆也。結用無數衰颯字,如“故壘”,如“蕭蕭”,如“蘆荻”,如“秋”,寫當今四海為家,此又一奇也。
上一篇:金圣嘆《金橋感事》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金陵懷古》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