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詩寫尋南溪常山道士的過程,更是在寫道士隱居處所靜幽的景色,從而抒發詩人對幽靜隱逸的高潔期羨之情。
原文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①。
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②。
注釋
①莓苔:青苔的一種。 ②禪意:猶禪心,即清靜寂定的心境。忘言:找不到恰當的語言來表達。
賞讀
路上滿布青苔,且已發霉,可見少見日光。屐痕清晰,足可以顯出此處為人跡罕至之處,可見其“幽”;白云悠悠擁繞沙洲,是遠觀;隱士居所靜閉,門外滿布芳草,是近瞧。遠觀近瞧便得一“靜”;詩人轉看雨后松山,松山究竟如何,詩人沒有明言,而留給讀者去品味,詩人隨山萬轉,順著溪水之源才找到隱者居所,進一步表明道士所居之地的“幽”;似乎溪上花草也悟禪意,溪花無言,憚意喜靜,詩人自然不必言,亦不敢言來打破這居所之“靜”。面對如此“幽靜”之地,山林安閑,道士安閑,詩人也安閑。這里真是一個景清境幽的安靜閑適隱居之地。
詩以尋道作線索,觀景為內容。集所見之景以寫賞幽之情。“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如同欣賞一幅清淡明澈的水彩風景畫,讀來清新,賞來回味無窮,顯出劉長卿寫景的高超本領。
上一篇:《宋詞·鄭思肖·寒菊》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賈島·尋隱者不遇》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