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巹》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禮記·昏義》:“婿執雁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雁,蓋親受于父母也。降,出御婦車,而婿授綏,御輪三周。先俟于門外,婦至,婿揖婦以人,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孔穎達疏:“巹,謂半瓢,以一瓠分為兩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酳,故云‘合巹而酳。’”
【釋義】合巹是古代婚禮中的一種儀式。以一瓠剖成兩片瓢,夫妻二人各執一瓢飲酒而成禮,表示“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例句】①合巹交歡喜頗濃,琴調瑟弄兩和同。(柯丹邱南戲《荊釵記》第十二出《合巹》)謂行婚禮。②安排一樽薄酒,權為合巹之杯。(施惠南戲《幽閨記》第二十二出《指商諧偶》)店主為瑞蘭、世隆安排婚禮。
上一篇:元曲典故《華陽巾》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合浦珠還》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