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詩八十二首
(其三十三)
一日復一夕,一夕復一朝。
顏色改平常,精神自損消。
胸中懷湯火,變化故相招。
萬事無窮極,知謀苦不饒。
但恐須臾間,魂氣隨風飄。
終身履薄冰,誰知我心焦。
此詩原列第三十三。曹魏末年,司馬氏憑尊恃勢,陰謀篡位,用血腥的屠殺排除異己,肆意宰割天下。阮籍的好朋友嵇康被冠以“言論放蕩”、 “輕時傲世”的罪名殘酷殺害。阮籍自己也多次被鐘會、何曾等人構陷,幾遭不幸。處在這樣的高壓統治之下,最刺激詩人心靈的是政治的恐怖。李善在《文選》“詠懷詩注”中說: “嗣宗身仕亂朝,常恐罹謗遇禍,因茲發詠,故每有憂生之嗟。”這首詩就是抒發他隱藏在心靈深處的憂生之嗟的。
首二句“一日復一夕,一夕復一朝”,以首尾連珠、相回成句的句式,詠嘆時光一天一天地過去,突出表現詩人日復一日、度日如年的精神狀態。 “顏色改平常,精神自損消”,身體一天天衰弱下去,容顏憔悴,精神萎靡,二句刻畫直觀的身體、精神上的變化; “胸中懷湯火,變化故相招”,則揭示了內心如沸如煮的痛苦。在湯和火的煎熬中,才會產生以上的變化和感嘆。那么,這湯,這火,內涵又是什么呢?詩人不便直說。 “萬事無窮極”以下四句只說是由于天下萬事變化無窮,自己擔心智謀不多,無法應付這種復雜多變的形勢,惟恐因為某一件事疏忽大意,甚至某一句話說得不當,頃刻之間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 “魂氣隨風飄”意即死亡。結尾二句化用《詩·小旻》中“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詩句,以人在薄冰上行走那種提心吊膽、膽戰心驚的形狀和心情,為自己處在魏晉易代之際的一生作了形象性的總結。自始至終,只說自己,不言其他,但意在控訴。
阮籍的這種憂生之嗟,只有在受到慘烈的殺機威脅、時刻感到性命岌岌可危的嚴重形勢下才可能發生。它出自衷心,凄惻動人,具有正始之音所特有的悲哀的旋律和強烈的悲劇感染力。從這首詩看他“發言玄遠”、 “口不臧否人物”的至慎表現,看他終日酣醉、隱逸求仙的放蕩行為,才可以深刻理解這兩種不同的性格素質為什么會統一在一位詩人的身上,連同他那隱晦曲折的詩風一起,都是為了躲避禍難。
上一篇:詠懷詩八十二首|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詠懷詩八十二首|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