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殷仲堪
亦題《殷仲堪既為荊州》。南朝宋志人小說。劉義慶撰。原載《世說新語·德行篇》。吳組緗等《歷代小說選》、福建師大中文系《世說新語選》皆錄入。殷仲堪,晉陳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陽縣)人,曾為晉陵太守、荊州刺史。本篇寫他做荊州刺史時的一則生活小故事。敘述:殷仲堪任荊州刺史,適逢水災荒年。他用膳常只有五碗菜,無其它魚肉。飯粒脫落盤席間,就拾起吃掉。常告誡子弟說:“勿以我受任一州長官,就認為我把平時的志向拋棄了。清貧是士人的本分,豈因攀上高枝就舍棄根本?”作品贊揚了殷仲堪生活儉樸、不以官高改變初志的高潔精神與品德。當時,豪門貴族生活奢侈靡費。而殷仲堪卻能保持“清貧之志”,很是可貴。據《晉書·殷仲堪傳》說:“仲堪少奉天師道,又精心事神,不吝財賄。”《道學傳》云:“鄉人及左右或請為之(即親以章符為鄉人治病),時行周救。”(見《道藏·三洞珠囊》)可知殷仲堪儉約以自奉,只是侈財于事神、助人等。藝術上,作品描寫細疏有致,能抓住生活細節,以一事〔拾噉(dàn)脫盤飯粒〕和一言(“……貧者士之常……”),便把殷仲堪居官清廉的形象活現紙上。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常璩·武都女》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敬叔·殷瑯》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