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聊生
釋義
聊:依賴,憑借。原指百姓沒有賴以生存的東西?,F用來形容勞動人民在剝削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下極端貧困,無法生存。
出處
漢·司馬遷《史記·春申君列傳》:“人民不聊生,類族離散流亡?!?/p>
故事
戰(zhàn)國后期,備諸侯間的戰(zhàn)事更加頻繁。在華陽一戰(zhàn)中,秦國打敗了韓、魏兩國,又打入楚國境內,連續(xù)攻占了幾個郡。秦昭王命令大將白起聯合韓、魏共同征伐楚國,但韓、魏兩國托故沒有出兵,秦軍只得撤軍回國,使秦昭王非常氣憤。過了不久,秦國揚言又要伐楚。
當時楚國貴族春申君正在秦國游說,聽到這個消息后,擔心秦國會滅掉楚國,就致書秦昭王,勸他同楚國結交,徹底消滅韓、魏兩國。春申君在信中寫道:“大王已侵占了韓、魏兩國的許多土地,燒毀了很多的宗廟。這兩個國家的百姓已是家破人亡,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東西,所以他們對秦國的仇恨非常深。如果大王不消滅他們,日后必成為秦國的后患。因此,秦國應該同楚國聯合起來去消滅韓、魏兩國?!鼻卣淹醪杉{了春申君的建議,同楚國結成了盟國。
用典
在那些年月,軍閥混戰(zhàn),土匪橫行,民不聊生。
——馮德英《迎春花》
在上荒淫無度,在下民不聊生。
——夏衍《秋瑾傳》
上一篇:成語《毛遂自薦》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江郎才盡》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