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宜君
抒情詩。作者嚴陣。寫于1963年1月。收入作者詩集《竹矛》(作家出版社上海編輯所1964年9月出版)。這是一首優美的托物言志式的政治抒情詩。干百年來,歷代文人騷客,莫不偏愛生意蔥籠的春月,喜歡山花爛漫的夏日,或鐘情于金果滿枝的秋天,而面對冰天雪地、銀裝素裹的冬之景,許多詩人則噤若寒蟬了。詩人嚴陣則不然,他直接而大膽地、熱烈而高昂地吟唱了一曲《冬之歌》。詩人為什么要歌唱“冬天”?因為“冬天充滿希望”。詩的開頭就定下了這個基調。接著作品以濃墨重彩,生動地描繪在嚴冬中英勇搏擊,生機蓬勃的萬物。一般人會說“冬天是風雪的世界”,然而詩人卻獨具慧眼,認為“風雪只是冬天的一種現象”,風雪的實質是“戰斗者心靈里的樂章”。詩人透過風雪看到了松柏的濃綠,臘梅的清香,枝條生添新綠,根須孕育芬芳,冰塊下激流歡笑,雪野上奔騰的馬蹄,燒炭者燃起的篝火……所以,詩人要熱烈地贊美冬天。作品更為深刻之處,是以這些在風雪天地里生機勃勃的萬物,象征和比喻當時頂著重重困難奮勇前進的我們的黨、祖國、軍隊和人民,抒發了詩人對黨和人民定能戰勝自然災害渡過難關的信念。在藝術形式方面,詩篇成功地運用對偶、排比、復沓、反復等多種藝術手法。全詩六節,除開頭和結尾兩節,每節幾乎全用排比組成,對偶句很多。復沓手法,也用得純熟自如,如“贊美”一詞,全詩用了18次之多,這在一首不長的抒情詩中是不多見的。詩的最末一節,與開頭一節首尾呼應,既強調和深化了主題,又使讀者感到詩意完整,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
上一篇:王曉文《軍歌》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孫宜君《冬夜雜詠》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