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仙祝壽圖
清·任頤作
金箋紙本青綠
縱二○六.八厘米
橫七一四厘米
藏上海美術家協會
在近百年畫壇上,人物、山水、花鳥、走獸、蟲魚都能涉筆成趣,形神具備的,要推山陰任伯年最為杰出了。
任氏的作品傳世很多,這幅由十二幅畫連成一大幅的通景屏——《群仙祝壽圖》,確是僅見的大型作品了?!度合勺蹐D》,盡管是在描寫民間傳說中的神仙故事,但一舉一動都反映出人的性格和情感。把行動詭異的仙人和舉止窈窕的仙女之種種神態,對照起來看,分外有趣。仙女和仙人,有從空中來,有從海上來,來的地方不同,畫面似將各地不同的習慣和各自的性情都表達出來了。一只白鶴,忙著跨上白玉欄桿,展翅起舞,回頭迎接,竟似一個仙女在拍手歡迎一樣。一對孔雀,也有不同性情: 一只愛湊熱鬧,凝神看著一個舉袖輕舞的仙女;另一只似乎嫌太煩亂了,飛到荷香深處,安踞石上,靜聽著仙女們演奏的美妙音樂,景態十分生動。十二幅通景屏,幅幅風光旖旎,融洽愉快,充分表達了祝壽場面的氣氛。
為了要表達題材內容和筆墨形式的統一,任伯年用了很多不同的方式來起稿,他的很多初稿,有用濕墨、干墨、淡墨、濃墨等各種不同筆調來表現的。他是不惜功夫進行構思和創造的。有很多人以為他下筆很快,其實他在創立意境上花了很多時間。他常常為了表達更高的意境,同時畫許多大同小異的畫,如果不是這樣反復更改研究,他的作品就不會有這樣強烈的感染力。
群仙祝壽圖
通景屏是我國民族繪畫幅式中特有的形式,一般是由四幅、六幅、八幅……不等的畫幅組成??梢赃B成一大幅,也可以分為幾個獨立的單幅。創作通景屏比創作獨幅畫有更多的困難,在構圖上既要使每幅畫有它的獨立性,又要顧到許多畫幅拼連后的整體的統一。幅與幅之間必須疏密相稱,前后呼應,如果沒有精密的構思和熟練的技巧,畫通景屏就很難達到良好效果。綜觀任伯年的《群仙祝壽圖》十二幅通景屏,幅幅刻意精工,一筆不茍。合起來是一幅氣魄雄偉的巨構,分開來又獨立成圖,各有千秋,令人百看不厭,確是他中年以后,精力充沛,成熟時期的代表作。
《群仙祝壽圖》是畫在一張光滑的金箋上,在這種紙上用石青、石綠、朱砂、鉛粉等濃厚色彩是最難的,可是任伯年運用得非常勻貼,鮮艷奪目,而且很調和,足見他技巧的高超,值得人們揣摩和學習。
編者按:由十二幅畫連成一大幅通景屏的《群仙祝壽圖》,乃由上海中國畫院畫師唐云在書畫市場上發現的,力促上海美術家協會購藏,否則很可能外流了。
上一篇:《仕女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柳陰八哥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