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詩外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西漢韓嬰撰,共10卷。韓詩為漢代所傳今文《詩經》魯、齊、韓三家之一,西漢時立為學官。該書為韓氏《詩傳》的一種。韓嬰推廣詩人之意,作《內外傳》,與所傳今文《詩經》并行。《內傳》于南宋時亡佚,僅《外傳》尚存,內容也經過了后人的改動。體例先敘述傳說或歷史故事,后引詩文為證。是一部援引歷史故事解釋《詩經》意義的書籍。書中記錄了一些古代的故事和傳說,可以借以校勘諸子等古籍,對于研究西漢前后的社會歷史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說:“其書雜引古事古語,證以詩詞,與經文不相比附,故曰《外傳》。所采多與周秦諸子相出入,班固論三家之詩,稱其或取《春秋》,采雜說,咸非其本義,殆即指出類與? 中間阿谷處女一事,洪邁《容齋隨筆》已議之。他如稱彭祖名并堯禹,稱長生久視,稱天變不足畏,稱韶用干戚,稱舜兼二女為非,稱荊蒯芮仆不恒其德,語皆有疵。謂柳下惠殺身以成信,謂孔子稱御說恤民,謂舜生于鳴條一章,為孔子語。謂輪扁對楚成王,謂冉有稱吳楚燕代伐秦王,皆非事實。顏淵子貢子路言志事,與申鳴孔白公之難事,皆一條而先后重見,亦失簡汰。然其中引《荀子·非十二子》一篇,刪去子思孟子二條,惟存十子,其去舍特為有識。絲卵雛之喻,董仲舒取之為《繁露》;君群王往之訓,班固取之為《白虎通》。精理名言,往往而有,不必盡以訓詁繩也”。此書有清趙懷玉校本,清周廷察校注本。近人許維遹《韓詩外傳集釋》收集有關的校注材料和不同版本的數十種之多,并旁及諸子。類書和其他材料,悉心剪裁,同時加上自己的見解撰寫而成,有1980年中華書局本。1957年古籍出版社出版有《詩外傳》重印本,也是較為流行的版本。
上一篇:《隸釋·隸續》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顏氏家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