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儀平策
短篇小說。作者朱定。發表于《人民文學》第1卷第3期。它描敘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連長為民作戰、為民獻身的英雄故事。關連長是一位名聞全國的模范連長,在過江時曾率領全連擔任突擊任務,搗毀敵人三道堡壘,為部隊打通了道路。在參加解放上海的戰役中,他為了保護在敵人機槍陣地上被押作人質的孩子們,拒絕了團里的炮火支援,不顧危險帶頭向敵人陣地沖鋒,結果被敵人的手榴彈炸死。他用他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孩子們的安全與歡笑。小說取材真實生動,語言樸實無華,讀來頗為感人。作品發表后,被上海私營文華影片公司拍成電影,上映后引起一場全國性爭論。批判者認為,影片“以庸俗的小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歪曲了我軍的革命人道主義”,“把我軍指揮員寫成沒有高度戰略思想的拼命主義的冒險者”,“以無原則的同情心、憐憫心代替了嚴肅的戰斗任務和戰爭目的”;故事本身的“實錄性”,也是“反現實主義”的;而對影片的“主題思想錯誤,原小說作者應該負責”。粉碎“四人幫”后,不少人認為關連長的形象是“新中國文學中塑造得較成功的我軍基層干部的形象”,并對解放初期的簡單粗暴、無限上綱以及庸俗社會學的觀點提出批評,認為這一“建國后我們文藝界的第一次批判”,“開了以后一次又一次大規模批判運動的先河”。
上一篇:宣雅《關漢卿》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謝錫文《兵車行》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