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鄒忌
亦題《鄒忌諷齊威王納諫》。戰國寓言小說。撰人不詳。原載《戰國策·齊策一》。鄒忌,齊國人,善鼓琴,有辯才,曾為齊相,封成侯。據《史記·田齊世家》和 《資治通鑒》,皆無鄒忌諷齊王納諫事。繆文遠《戰國策考辨》卷八認為本文是作者模擬《呂氏春秋·達郁篇》“列精子高”事,經過藝術虛構而寫成的。作品敘述: 身體修長、容貌漂亮的鄒忌,早晨照著鏡子問妻子他和城北的徐公誰漂亮。妻子說鄒忌很漂亮,徐公比不上。徐公是齊國著名的漂亮人物,所以鄒忌不相信妻子之話,就又問小老婆。小老婆說,徐公怎么能趕得上丈夫呢。次日,有客人來,鄒忌又問客人,客人也說徐公不如鄒忌漂亮。又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看,自己遠不如徐公漂亮。晚上鄒忌思索這件事,心想妻、妾和客人都說自己漂亮,是因為她們的偏愛、害怕和有所私求所致。于是,他上朝見齊威王,說了自己與徐公比美的經過,而由此作類比,針對威王在深宮中受到嬪妃、近臣的偏愛,朝廷大臣又都害怕大王,國內的人都想對大王有所求的境況,批評威王受蒙蔽太厲害了。齊威王接受批評,廣開言路,國力也強大了。作品通過鄒忌與徐公比美這一中心情節的多方面描寫,令人信服地揭示了當權者之易受蒙蔽,而且權位越高者越甚,危害也越大;要想除蔽圖新,只有誠心納諫。作品情節生動,語言精煉,細致地刻畫了一個精細、聰明的謀臣形象。全篇洋溢著幽默氣氛,通過藝術形象,給人以深刻的思想啟示。作品中“比美”情節,描寫精彩,使鄒忌的明智、精細、實事求是的形象特征,躍然紙上。鄒忌以一人一家的生活小事,推及一君一國的政治大事,充分顯示了他關心國事,忠于職守的心境。全文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從夫妻、賓主、君臣各方面的關系,勾勒出一幅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生活圖景。吳楚材等就曾指出:“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詳勘,正欲于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頭,從閨房小語破之,快哉!” (《古文觀止》卷四) 本文用筆簡峭,語言幽默,而委婉可讀。全文“一段問答孰美,一段暮寢自思,一段入朝自述,一段諷王蔽甚,一段下令受諫,一段進諫漸稀,段段簡峭之甚”(金圣嘆《天下才子必讀書》卷三)。作品中有兩處細節,更使得行文生動活潑。鄒忌與徐公比美,居然去偷偷窺鏡,令人忍俊不禁,一處妙筆。齊威王懸賞納諫,一時“門庭若市”,一番熱鬧景象可以想見;而“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進諫與納諫者,皆各稱意。如此生花之筆,令人叫絕。至于“行文自首至尾,俱用三疊法”(胡懷琛《古文筆法百篇》),如“鄒忌窺鏡”,三次詢問: 問妻、問妾、問客,從三次問答中顯示出各人的身份,揭示出 “私我”、“畏我”、“有求于我” 的不同的思想動機。這則是《戰國策》中最喜歡運用的反復鋪陳手法。鄒忌故事,對后世影響頗大。《韓詩外傳》卷六“宋昭公出亡”故事和《新序》的 “田巴先生”故事 (今 《新序》無此文,見 《群書治要》卷四十二引),則由鄒忌故事演變而來 (參見《鄭堂札記》卷四)。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祖沖之·述異記》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郭澄之·郭子》簡析